正文

第27節(jié):聆聽雙方的故事:“和”姿態(tài)

高難度談話 作者:(美)道格拉斯·斯通


聆聽雙方的故事:“和”姿態(tài)

在現(xiàn)實世界中,當(dāng)你心中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時,如果仍然讓你懷著一顆好奇心去了解他人的想法,這的確是相當(dāng)不易,尤其是在你認(rèn)為只有一種可能性——對與錯是絕對的——的時候,那就更難了。畢竟,你和對方的想法差距是如此之大,而且事情本身對你的意義又如此重大,面對此情此景,你又怎么能夠做到平心靜氣地去聆聽對方的故事呢?其實,想要始終保持好奇求知的狀態(tài)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難,這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你自己,只要你能夠始終銘記一個字:“和”,一切就會變得輕松容易了。

我們通常都會認(rèn)為自己與對方的故事無法共存,只能二者取其一,如果我們接受了對方的觀點和想法,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墒牵纯粗暗睦樱芸撕瓦~克,奧利和希爾瑪,以及邦妮和她的老板,孰對孰錯真的是那么絕對嗎,真的就那么涇渭分明?有的人喜歡開著窗睡覺,而有的人則喜歡關(guān)著窗睡覺,面對這兩種人,我們能說第一種人就絕對是對的嗎?

其實,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沒有正確答案,因為問題本身根本就毫無意義可言。不要強迫自己在兩種故事中做出選擇;你完全可以聆聽對方的故事,同時也保留自己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和”姿態(tài)。

這種兼容并包的建議聽起來就好像一句含糊其辭的空話。這似乎是告訴我們“你可以假裝把兩個故事都當(dāng)成是正確的”。但事實上,這個建議給我們帶來的其實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談話姿態(tài)。你不用偽裝也無需偽裝;也不用為了思考究竟是該接受還是拒絕對方的故事而彷徨或擔(dān)憂。你要做的只是理解——完全透徹地理解。這是一個很單純的行為,僅僅就是了解對方的故事,僅此而已,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放棄自己原有的故事和觀點。采用了“和”姿態(tài)之后,你就能更加深入而透徹地了解到這件事對雙方的重要性,以及其間你們的感受對各自又有何意義。如此一來,你就能拋開種種顧慮,無需為自己接下來該做什么而躊躇,也無需介懷自己的故事是否會影響對方,抑或是自己是否會受到對方故事的影響,因為你很清楚,對雙方而言,各自的故事都很重要。

“和”姿態(tài)的基礎(chǔ)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設(shè)想:世界很復(fù)雜。從中,你可能會受到傷害,會感到憤怒,也會被冤枉,而對方也一樣,他們也會受傷,會憤怒,會被冤枉。他們可能已經(jīng)竭盡全力,而你則可能認(rèn)為他們做得還不夠好。對于雙方的矛盾,可能是因為你做了件愚蠢的事情,也可能是他們的某些言行導(dǎo)致了矛盾的產(chǎn)生。對于他們,你可能會怒不可遏,也可能會愛護呵護,欣賞有佳。

站在“和”姿態(tài)之上,你無需否定他人的觀點和感受,也同樣可以證明自己的觀點,并讓他人了解你的感受。同樣地,你可以在不放棄自己故事的前提下聆聽他人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因為,這時的你可能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不同于之前的信息,又或是對信息有了不同的理解,所以你明白了你和他人的故事是可以并存的。

當(dāng)你與對方分享各自的故事之后,由于獲得了新信息或采用了不同的視角,你的故事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也有可能你仍然堅持之前的觀點,不過,那都沒有關(guān)系。有時候,出于誠實的角度,人們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盡管如此,我們必須明白,面對分歧,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疑問不是“誰是正確的”,而是“既然我們都已經(jīng)真正理解了對方,那么,什么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

兩種例外

現(xiàn)在,你可能會認(rèn)為上述建議——從肯定和爭執(zhí)轉(zhuǎn)變?yōu)楹闷媾c“和”姿態(tài)——就是解決談話矛盾的萬靈良藥,可是,我很遺憾地告訴你,世事無絕對,這條建議也不例外。讓我們來看兩個看似可能會是例外的重要問題:(1)有多少次我完全能夠確定自己是正確的?(2)“理解對方的故事”這一建議是不是適用于任何情況呢,譬如說,我已經(jīng)怒發(fā)沖冠了,或已經(jīng)與某人決裂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