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回到拉弗內特(3)

赫德的情人 作者:趙柏田


“閱讀小說應當受到譴責?!彼麑σ粋€結識不久的法國人說,那人正捧著一本《巨人傳》,為里面的饕餮場面拼命忍著笑呢,“因為小說雖然能使我們得到教益,但它在我們頭腦中形成一種對邪惡和不體面的景象——比如說性交——的想像,因此它使我們接觸到罪惡和污穢?!?/p>

羅伯特· 赫德是乘坐“厄林號”從上海到寧波的。10月中旬的一天,船從鎮(zhèn)海炮臺“高傲的眼皮下”駛過,進入甬江。

一進入甬江,右邊是鎮(zhèn)海要塞,一所大廟坐落在招寶山山頂(非常像直布羅陀的山,只是規(guī)模小一些),左邊是另一座較高的山。山頂有一小塔樓,用作瞭望哨,有時用作發(fā)信號的場所。在招寶山的后面,就是鎮(zhèn)海城……

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河道航行,左邊是山,幾乎瀕臨甬江河岸,右邊是一片寬闊肥沃的平原。最后,航行到了最后一段河面,正對著白沙村,稍往前,右邊就是英國墓地,左邊河岸上則有無數(shù)房子,外國洋行和外國人的船只也都在那里。放下錨,到寧波了……

他第一眼看到的,是這座抵擋海盜的要塞下的大隊帆船。林立的船桅幾乎把城市從視線中遮去。這是他對這個東部小城的最初印象:咸魚氣味包圍著的一座保守主義的城市——保守主義尤其通過士大夫階層的懼外憎外心理表現(xiàn)出來,根深蒂固的官紳家族集中地——終日響著算盤聲和桐城派古文的誦讀聲,某些物品被視為這個城市的特產(chǎn):漆器、木雕、鑲嵌銀飾的家具和一些貴金屬制品。城中心有羅馬天主教傳教士們居住的天主教堂,為了方便傳教,他們都改穿中國服裝。南門外有一所修女們辦的育嬰堂。新教傳教士中,有英國圣公會、浸禮會和美國長老會派遣的,大多數(shù)傳教士住在城東三條河流合匯處的岬角上,即當?shù)厝怂f的三江口。他們在那里建造了學校、禮拜堂和幾座簡陋的房屋。盡管這個城市還沒有多少教徒,但傳教士們相信,安息日的早晨到處響徹教堂鐘聲的日子終將會到來。

英國領事館在離河岸稍遠的一個長條形岬角上,這一段河常常被叫做領事館小灣。從領事館的窗口,可以看到河對岸墳地的荒草。他的職責是主管送交中國海關的船運報告并學習漢語,幫著代理領事收繳關稅,處理私鹽販子、海盜和鴉片船,以及跟地方官吏談判。他對這一工作并無多大興趣,他更向往的是作為一個神職人員被派遣到這個古老的國度。既然所有的道路都掌握在上帝的手中,他希望很快投身到傳播耶穌基督福音的工作中。懷疑和恐懼的確有,引誘的確在進攻,“感謝上帝,”他說,“感謝上帝我仍然喜歡宗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