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看這個評價。
電影第二幕,羅絲登場。羅絲看似是一個飽受壓抑與悲愁的主角,她是“不幸?!钡母患遗敝劣鲆娏私芸?。羅絲為什么不開心?我們見她如此美麗與高貴,可是卻沒有從她身上看到一絲如她母親一樣的盛氣凌人,那是來自于上層階級所特有的“富態(tài)”。相信你還記得羅絲的母親在電影中盡顯惡態(tài)地訓(xùn)斥羅絲,讓她為了家族的利益接受這段被強迫的婚姻。我們看到羅絲委屈地順從,盡管她的內(nèi)心是排斥的,甚至是極度厭惡的。所以,電影潛移默化地給我們上了一課--人必須出賣靈魂與快樂來換取金錢。
這也許是出于一位飽受不幸婚姻的女性的評價,我們猜測她的丈夫沒有錢,使她過不了闊太太的生活,因此她對婚姻失去了信心。她認為生活給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把她以往美好的憧憬打得支離破碎。她偏激地以為所有的婚姻都是一樁交易,瘋狂地嫉妒那些嫁入豪門、成為貴婦的太太們。所以她開始欺騙自己。但是作出正確婚姻判斷的人還是占大多數(shù),片中的羅絲也同樣做出了正確的抉擇--憑心而定,而非以外物來制衡。
試問又有幾人做到?堅持與放手。堅持是因為理想,放手是源于成全。你,釋放你的思想,坦然面對命運締造的考驗,用信仰構(gòu)建心靈與心靈的橋梁,去相信愛和光明一直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如果你愿意,就用生活的反面來照耀自己,那么,我們不妨往下看。
羅絲在一等艙的起居室里用餐,卻被乏味與守舊的氣息重重包圍。她周圍的富人們優(yōu)雅地小嘬著白蘭地,抑或是貪婪地吸吮著雪茄。另一個鏡頭是羅絲母女,母親輕輕拍了一下羅絲的手腕,因為她不懂怎么使用餐具。下一個鏡頭,杰克出現(xiàn)在羅絲的面前對她說:“來三等艙吧,讓我給你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派對?!本o接著電影跳躍式地轉(zhuǎn)到豪華巨輪的“貧民窟”,人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大聲歡笑……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比起沉悶、乏味的有錢人真正意義上快樂與自由的人們,他們擁有無可比擬的歡聲笑語。這在潛意識里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有錢人天天只能板著臉?你應(yīng)該立即與窮人為伍?如果你想很輕松地適應(yīng)和接受周邊的人和事,那么很明顯你更適合做窮人。
區(qū)別每一個人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貧窮與富有,因為人的貧富都是暫時的,而包容一切的胸懷和追求幸福與財富的信念是可以永久傳承的。有錢人絕不是天天板著臉談?wù)摕o聊話題的閑人,而貧窮的人也會在認知與經(jīng)歷上成為影響我們的導(dǎo)師。這里我要解開一個誤解:沒有永遠的貧窮與失敗,請尊重暫時貧窮的人、暫時沒有成功的人。物質(zhì)的富足遠遠抵不過精神的富有,同樣地,物質(zhì)的貧瘠相對于精神的空虛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追求幸福和財富的信念不滅,就不存在失敗,只存在暫時的停止成功。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因為自己暫時停止的成功而反感甚至仇視已獲得的成功與財富。我們應(yīng)該審視自己的情緒和現(xiàn)狀,保持不斷追求的信念。
終于,泰坦尼克撞到了冰山--有錢人第一時間溜進救生艇或者通過行賄求生,甚至羅絲的未婚夫竟然搶走一位母親手中的嬰兒占據(jù)一個逃生的機會。這些有錢人的自私的舉動在你的潛意識中留下卑劣的印象:我們看見有錢人一個個無恥地滑向遠方的水平線,而窮人只能躺在甲板上任由海水無情地沖刷。我們看見一個貧困卻勇敢的母親鎮(zhèn)定地讓她的孩子吟唱圣歌直至被怒濤吞沒……
以上評論凸顯了我們對富人最普遍的片面觀點:富人是自私的,而富人的自私與他們擁有的財富成正比。
為什么我會說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因為全球每年出于私人名義的慈善捐款超過200億美元,目前全世界的慈善基金會的總數(shù)也超過100萬。我們是否對這些數(shù)字心懷感激?富人自私的誤解由來已久,我們總是因為富人得到比我們更多的資源而耿耿于懷,久而久之這種情緒演變成嫉妒、仇視與詆毀。而這些圍繞在我們身邊的聲音不經(jīng)意地欺騙了我們,禁錮我們的思想,點燃偏激的情緒。一切資源的分配是基本公平的,流下多少汗滴,就會收到多少回報。所以我們不能任由偏見和嫉妒的情緒肆無忌憚地生長。面對生活給予的欺騙,我們要謹慎對待,淡然釋懷。所以,你現(xiàn)在不富有,并不是有錢人將你創(chuàng)造的財富貪婪自私地瓜分了,而是因為你不夠堅定的信念使你暫時停止了成功。一旦你振作自己,成功的曙光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