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必備品

優(yōu)雅一生的裝扮課 作者:(日)光野桃


她的包很沉,我根本拎不動。就像舉杠鈴似的。那可是一個價格不菲的名牌貨,漂亮的淺駝色,但因為東西塞得太多已經(jīng)變形,我甚至從沒看過它拉上時的樣子。

“你真行,每次都拿這么重的東西。你的胳膊不會痛嗎?”

“當(dāng)然痛。我也不想這樣,可是又有很多資料,沒有辦法啊?!?/p>

“你可以少放點東西呀。我同情那只可憐的包?!?/p>

“如果能少放不就沒問題了。但是,少放不了。我會很不安,如果不讓我全拿著我會感到特別恐懼?!?/p>

不安神經(jīng)癥,這名字是她自己取的。不只是與工作有關(guān)的資料只要是她身邊的東西就一定要放在包里跟她一起行動,感覺她就像個小的搬家公司。比起需要什么東找不到時產(chǎn)生的不安和恐慌,杠鈴的重量對她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吧。

她身材小巧,從協(xié)調(diào)的角度來看我一直認(rèn)為小包更適合她,但其實不然。平時慣用的大包賦予她有力量、精力充沛的印象。

我的人生就是攜帶的人生,她總是這樣說自己。于是我就想,那是不是當(dāng)包變小的時候,就代表她人生發(fā)生變化的時刻呢/

我在做編輯的時候用的也是大包,直到開始寫書以后,才換成小包。事實上,一個寫書人出門時也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有錢包、鑰匙、粉盒、記事簿和筆已經(jīng)足夠。

包太小的時候,會因為東西塞的太多而讓人煩躁,即使是這樣我也不想換大包。因為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很忙,這可能是個挺無聊的“虛榮”,但平時已經(jīng)被工作折騰得團團轉(zhuǎn),我希望至少身邊的包看起來是優(yōu)雅的。

像《America Vogue》的主編Anna Wintour那樣從不拿包的人的確很稀有。

在米蘭時裝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與《America Vogue》相關(guān)人士的座席最為顯眼,進入會場,哪些是他們的座位掃一眼已經(jīng)知道。記憶中其他的編輯們在著裝上并沒有什么個人風(fēng)格,清一色的黑衣,提的好像是Prada的質(zhì)地柔軟的大包。

不過,只有Anna一人是與眾不同的。原則上她基本不穿黑色,裝裹她的永遠(yuǎn)是最新的流行趨勢,而她手中永遠(yuǎn)只有邀請函和記事簿這兩件東西。為什么她不需要拎包呢?答案是,因為她有專車接送。

話雖如此,可其他的編輯們也是有車接送的,所以說是Anna自己選擇了不拿包的人生。那是一種特別的華麗感。她在昭告世人我不需要拿包,這是一種變相的“身份的象征”。為了長年堅守這個身份,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一定超乎所有人想象。不拿包,應(yīng)該是她的一種矜持態(tài)度吧。

換個話題,你曾經(jīng)用紙袋裝過東西嗎?如果有,那請你今后都不要再了。因為一個紙袋會影響你的整身裝扮。紙袋,只在購物回家時用就好。對那些放不進包里的東西,最好用布袋裝。

在設(shè)計師Sonya Park的店鋪ARTS&SCIENCE購物時,買的東西都會被裝進一個縫紉的素色麻布袋里。它分幾種不同尺碼,另外它也有單買一些設(shè)計簡單又新穎的布袋。

在表參道購物中心里的眼鏡店“LUNETTES du JURA”里,購買眼鏡之后會被放入一個縱長的小麻布袋中。而那個袋子正適合放飲料瓶??赡墁F(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

在惠比壽,有一件專賣休閑服和內(nèi)衣的店叫“HOMES UNDERWEAR”。購買一定金額的東西后,能便宜的買到一個有LOGO的大布袋。這正也可以為環(huán)保出一份力,我美滋滋的買了一個。

漂亮的布包雖然很休閑,但是和其他手袋拿在一起也不會有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還能給自己的身上多添一份悠閑感,我覺得很可愛。

今天,她也是背一只大包來的。看了看,里面竟然有一只雅致的鱷魚皮古董包?!拔抑劳]用的,可我就是想要?!迸笥褜ξ艺f

想要把某件東西帶在身邊這件事本身,已經(jīng)說明我也在不斷改變。我能與拎小包的人生更進一步嗎?也沒準(zhǔn)為了更進一步會變得跟朋友一樣拿兩個包。

歸根結(jié)底,就是不要太專注于工作,和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結(jié)婚生活。拋開行李這個字眼,對已經(jīng)傾向于不能不拿的“工作”道具懂得放手,盡情享受悠閑的生活……

不管拎與不拎,包里面裝的始終是女人們的人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