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已經發(fā)生的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指由過去的決策導致的。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所改變的成本。經濟學家認為,理性的經濟人在做接下來的決策時應該根據未來的投入與產出,而不會去考慮沉沒成本。
以前有一位老人,來城里看望兒子。兒子給他買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雙鞋子令他愛不釋手。坐在回鄉(xiāng)的火車上,他不停地把玩這雙心愛的新鞋子,自豪地告訴鄰座的人,這是他兒子孝順他的禮物。忽然間老人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滑落到窗外,還在高談闊論的旅客一時間一片肅靜,大家都看得出老人有多喜歡這雙鞋子,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老人隨即將另一只鞋也拿起來,用力扔出窗外。旁邊的乘客大惑不解,問他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丟掉,老人說:這只鞋子對我來說已經沒有用了,但如果一個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得到一雙鞋,而不是一只鞋。
這個老人不但非常的善良可愛,還能深刻領會沉沒成本的意義。雖然老人非常喜歡那雙鞋子,但是當他不小心把其中一只丟到窗外時,這雙鞋子對他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再做決策時就不該再考慮這雙鞋子的價值了。將鞋子丟出窗外,可以減輕自己對所犯錯誤的后悔情緒,還因為做了件好事而心情愉悅,何樂不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見到許多有關沉沒成本的現象。一般在淡季,國內的很多航空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但是你卻發(fā)現他們依然在運行,為什么呢?因為航空公司大部分的成本是購買飛機、建設飛機場等硬件設施,每次飛行所帶來的成本是很小的。而這些硬件設施一旦投入就無法挽回,即使你說現在不飛了,那也沒有辦法使已有的投資收回,所以對于航空公司來說,繼續(xù)飛行是最優(yōu)的策略。
沉沒成本具有無關性,即不管企業(yè)如何對之做出決策,都難以改變。那么應該怎樣對待“沉沒成本”,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管理者在繼續(xù)作出各種決策時,不再考慮沉沒成本。當然,話說回來,一個企業(yè)無論如何都應當盡力去減少沉沒成本,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要努力避免失誤的決策,能夠從企業(yè)、市場的諸多方面對項目做出準確判斷。比如英特爾公司,2000年12月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取消的一個芯片生產線。該生產線是英特爾公司專為低端的PC市場設計的整合型芯片,當初在將巨資投入這個項目的時候,英特爾公司的預測是:今后計算機減少造成成本的途徑將是通過高度集成的設計來實現,針對這一分析,公司大力著手生產整合型的芯片??墒呛髞?,PC市場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PC制造廠商通過其他的系統(tǒng)成本降低方法,已經達到了目標,為此英特爾投入的成本已經成了典型的沉沒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果斷的決定讓項目下馬,從而避免在這個項目上耗費更多的資金。而后來的事實也證明,盡管開發(fā)該芯片給英特爾造成了損失,但及時放棄的做法使得公司得以將資金應用于其他領域,其收益很快便消除了沉沒成本帶來的不利影響。
老大爺的做法和英特爾的決策都是不再理會沉沒成本,這也是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建議。因為不管沉沒的是什么,又有多少,對未來來說,都已經沒有意義了。徹底放棄那些沉沒的東西,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經濟學點睛:
一個人、一個企業(yè)的奮斗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走一些彎路,關鍵是及時的發(fā)現錯誤,糾正方向。企業(yè)經營也是如此,沉沒成本既然已經發(fā)生,不要總想著已經投資了,就要得到回報,當務之急就是盡早舍棄,不要舍不得扔掉。放棄已經投入的成本,不要再理會它,以避免更大的成本投入到沒有回報的項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