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消費是經濟增長持續(xù)的關鍵?。?)

”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 作者:黃亞生


 

正確認識債務危機

歐洲的債務危機使得人們對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預期產生了很大變化。市場在過去兩年中關注的是金融危機,擔心金融機構的傾覆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匱乏。政府救助了金融機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金融市場的有效性。但是肇始于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開始讓人們關注政府的負債,并且擔憂這種負債會演變成另一場全球性危機。

實際上,這種思維的轉變并不合理。希臘債務危機不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主權債務危機。判斷一個國家的主權債務風險的因素有三:債務本身的大小、付息成本、經濟增長率。希臘發(fā)生債務危機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它都占了:債務規(guī)模大、付息成本高、經濟增長率低。而除去歐洲發(fā)生債務危機或存在主權債務高風險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等幾個國家,全球主要經濟體目前并未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高風險之中。

發(fā)達國家中負債率最高的是日本,其債務總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0%~200%,雖然日本的債務水平在上漲,但是日本過去5年的利率水平一直在下降,因此為債務支付的利息成本較低。日元也被認為是比較保險的資產,對日本債券的需求一直都在。美國的主權債務水平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70%,債務規(guī)模不算大,而且美國政府掌握了美元這一世界貨幣的發(fā)行權,可以轉嫁成本。

對歐洲債務危機的關注,其實是歐元體系出問題了,像希臘這樣的實力較弱的國家本就不應該出現(xiàn)在歐元區(qū)中。多年來,美國的宏觀經濟學家一直堅持認為,歐元區(qū)違背了一些基本的共同貨幣區(qū)的準則。

總的來說,就債務危機而言,多數人對美國的判斷缺乏合理性,對歐洲和日本的判斷缺乏準確性。而對中國來說,這一問題則有些復雜。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仍然很高;另一方面,外界對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存在爭議。

外界估計的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和中國自己估計的有很大偏差。原因在于,對中國來說,債務邊界的界定是個大問題。比如,國有企業(yè)的負債算不算政府負債?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水平到底有多大?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2010年1月份作了一份報告,收集了中國地方融資平臺的發(fā)債報告,據此估計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70%,比國際機構的估計高得多。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只能按照官方的數據,不包括地方融資平臺。史宗瀚的這份報告在國外的基金經理中引起了很大關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