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老板如何積累做線下市場專員的閱歷(2)

三天讓你掌握當老板的奧秘:我要當老板 作者:余曉雷


但是,我們可以試試。

一定存在“可以試”的產品。

試過了,不行,再試。

再試,再試試,行了,就“可以做”了。

如何試?

( 1 )選擇業(yè)態(tài)比較全面,而且有代表性的區(qū)域市場;

( 2 )配備敢吃螃蟹的人;

( 3 )拿出1%的年總銷售額作為年度試銷基金。

我相信,這三點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與倉促上馬的巨大浪費比起來,1%的學費一點也不貴。

因為,產品不創(chuàng)新,就等于自絕后路,這不是危言聳聽。

二、渠道創(chuàng)新:趁勢而下,勢如破竹

娃哈哈最牛的口號就是:我的新產品一出來,7天內,西藏拉薩最偏僻的小店都有賣。

很多人只注意到了這句口號的第一層意思:哇噻,娃哈哈鋪貨速度好快哦。即指娃哈哈的渠道鋪貨能力太強了。

那第二層意思是什么呢?

那么偏僻的小店, 都愿意擺來賣的東西, 一定是很小的不占地方的東西!

這才是精要所在!

試想,一家6平方米的小店,米的柜臺,能擺上一個一年才賣一次的大棉被嗎?

很多企業(yè)渠道分布,從縱向看,分布在縣級以上市場;從橫向看,分布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店鋪里。

不是我們不努力,是我們的產品太“大”了。

要想把停車場地板磚的縫隙塞滿,一定要用更細的沙子。

所以,我們的渠道創(chuàng)新,一定要有更小的、更有滲透力的產品。

我們又回到原點,要思考創(chuàng)新的方向,那就是產品創(chuàng)新不要脫離渠道的創(chuàng)新。

否則,學費會很貴。

三、營銷團隊管理創(chuàng)新:進可攻,退可守

一支只會賣老產品的營銷團隊,一定不是優(yōu)秀的團隊。

很多在外企500強品牌的光環(huán)下養(yǎng)尊處優(yōu)了多年的營銷“精英”,不管職位有多高,跳槽到沒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yè)后,一事無成。

作為中國人,我們早就知道這個道理,動物園的老虎,通常抓不到兔子。

我們要打造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團隊。

知道退,是要懂得嚴格控制營銷費用。

營銷費用這個東西,很特別,它不可測,也難控,只能以酌量性預算來加以框定。

生產成本要降低1%,那可要動很多腦筋,甚至脫一層皮。但是營銷費用要多用掉5%,或浪費10%,只要心一軟,手一松,錢就像風一樣吹掉了。

我們要加強和創(chuàng)新的,是我們的進攻能力。

讓一支老團隊,注入創(chuàng)新能力,這里有三招:

一是堅決貫徹末位淘汰,不管他口才多好,資格多老,業(yè)績不好,堅決淘汰。

二是實行輪崗制度。分公司經理三年一輪,分公司內部兩年一輪,區(qū)域內部一年一輪,不愿意輪崗的卷鋪蓋走人。

三是組建試銷小分隊,專門負責總結試銷經驗,不給原有團隊添麻煩,但是服從總部和分公司雙重領導。

集團已經吹響管理整改的號角,整改,是為了休整后的再出發(fā)。

我們第二代營銷團隊,絕不能落后,讓我們迎難而上,實現更大的創(chuàng)新!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市場專員是與最高決策緊密相關的。

市場專員應該具備兩板斧。

第一斧:獨具慧眼——識天時、地利、人和

市場專員有時候就是前敵作戰(zhàn)參謀,根據在一線觀察到的情況,對作戰(zhàn)提出及時的建議。一個有價值的建議,不但要對打好一次戰(zhàn)斗,還要對打贏一次戰(zhàn)役,最后打贏一場戰(zhàn)爭作出自己的判斷。

在中國,公開號稱或者低調地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管理自己公司的企業(yè)家不在少數,我認為真正運用得好的只有一位,就是深圳華為的任正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