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胸懷鴻鵠之志(2)

做女人要像希拉里 作者:(韓)李智誠


最后,希拉里之前擔任學生會副主席時所種下的豐碩成果全都化為了泡影,選舉當日,很多希拉里的支持者都殘忍地轉(zhuǎn)投對手陣營。這一刻,希拉里成了犧牲品——這是男人們清除有力女性競爭者的慣用手法。

嘟嘟鳥準備飛翔

其實,希拉里在與異性交往、學校功課、選舉活動中不可能永遠都是失敗者,其高中之后的生命軌跡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點,希拉里步入大學校園后,對穿著打扮更缺乏興趣,她的同學說:“希拉里大學時總喜歡穿著布袋式的褲子,一件工作服般的毛衣,鼻梁上永遠架著一副巨大的眼鏡,頭發(fā)看起來像是一個多月沒有洗過……”

奇怪的事情發(fā)生在大二的時候,男生們開始紛紛追求希拉里,而且這些男生個個英俊瀟灑,年輕有為。大學時代的希拉里身邊總是有明珠般的帥哥相伴,獲得羅茲獎學金并赴牛津大學留學歸來的比爾·克林頓也不例外。和其他男生如出一轍,比爾從見到希拉里的第一眼起就開始瘋狂地追求她。

第二點,大學畢業(yè)時,希拉里在美國女秀才扎堆的名校衛(wèi)爾斯利女子大學獲得了第一名。不僅如此,當時一位聲名顯赫的導師這樣稱贊希拉里:

“我在衛(wèi)爾斯利任教七年,希拉里要比這七年中我遇到的任何人都優(yōu)秀,名副其實地優(yōu)秀,從她的論文中我自己也有了新的收獲?!?/p>

第三點,在堪稱人才中的人才的衛(wèi)爾斯利女子大學衛(wèi)爾斯利女子大學是美國最著名的女子大學之一,冰心、宋美齡、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等人都畢業(yè)于這所大學。學生會主席選舉活動中,希拉里打敗兩名競爭者,當選學生會主席。如果說十來歲時的選舉不過像是在鄉(xiāng)村里走走模特步,那衛(wèi)爾斯利女子大學的選舉則稱得上是巴黎正式發(fā)布的時裝秀。若是以前,希拉里在這場選舉中必輸無疑,因為對手無論是從素質(zhì)、能力還是經(jīng)驗,各個方面都要比高中時的競爭對手強一百倍,然而,希拉里這次卻輕松取勝。

希拉里所有的變化都基于她在實踐中貫徹了以下兩條原則:

第一, 不要像母親那樣生活;

第二, 精神上要與父親決裂。

希拉里的父親休·羅德姆年輕時對希拉里的母親多蘿西·夏威爾一見鐘情,對她的愛情終生不渝,直到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也始終只愛著一個女子——多蘿西·夏威爾。然而,非常遺憾的是,他一直沒有意識到妻子和他擁有相同的人格。

在休·羅德姆的腦海中,充斥著男性中心化思想,即女人比男人低等。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他在家中如君主一般高高在上,而多蘿西只是一味地順從他。正如《希拉里傳》的作者卡爾·伯恩斯坦所說:“她(多蘿西)在丈夫面前委曲求全,就像是侍女一樣。”

休·羅德姆同樣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女兒也擁有著獨立的人格,他不自覺地把女兒變成了一個木偶。希拉里為了全校第一拼命學習,明明沒有運動神經(jīng),卻硬要成為女壘運動員,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博得父親的歡心。

休·羅德姆每次看到女兒和自己年輕時一樣潛心學習、熱衷運動,都會欣喜若狂,也會給女兒更多的父愛和信任作為獎勵;倘若發(fā)現(xiàn)女兒稍有松懈,就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失望之情,并立刻收回父愛和信任以示懲罰。

對希拉里來說,贏得父親的愛和信任是最最辛苦的事情,父親的眼中沒有自己就意味著人生的失敗。從襁褓時起,希拉里就一直接受著這種教育。

正如世界上所有的父親一樣,休·羅德姆同樣教育女兒凡事要做到最好,當然,這種教育方式也使希拉里受益匪淺。希拉里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正來源于此,即養(yǎng)成不斷努力,超越極限的習慣。

但是,休·羅德姆的教育方式中存在著致命的弱點,父親的影響力太強,以致希拉里在人生中不知不覺地喪失了自我。

于是,女兒失去了自我,成為父親的一部分。父親希望看到女兒在運動和學習上都能夠成為第一名,女兒為了父親的夢想而奔跑,然而每天跑到腳底浸血也無法實現(xiàn)父親的夢想。運動也好,學習也罷,在第一名位置上的永遠是其他孩子,因為他們不是為了父親的夢想而奔跑,而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奔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