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發(fā)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躍兒


歷史學家羅伯特·懷特在他的著作《精神變態(tài)者之神》中,對希特勒的性格形成進行了極為深入的分析。希特勒的父親是個嗜酒如命而又性格暴躁的人,他常常在酗酒之后當著孩子的面痛打自己的妻子,希特勒也常常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童年的希特勒最主要的情感體驗是焦慮、緊張與殘暴。他似乎生活在永無盡頭的噩夢恐懼之中,形成了既不信任、也不同情、直至仇視人類的個性。本來,他對父親打母親的行為非常痛恨,可是當他長到15歲時,竟然鬼使神差地對母親使用暴力。這一點與楊杰有些相似,兩人都是在15歲的年齡開始爆發(fā),只不過,楊杰的對象是父親,希特勒的對象是母親。

再后來,希特勒便在世界范圍內(nèi)大打出手了,他這種不健全的人格使全世界付出了千百萬條生命的代價。所以有人便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是誰發(fā)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就是說,二戰(zhàn)的起源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希特勒的內(nèi)在秉性,而他的秉性又來自于他的父親的秉性。

同樣,我們也有理由這樣來問:是誰制造了“420”大案?是那些直接參與的罪犯呢,還是這些罪犯的父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