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問題:“你會選牛魔王和哪吒三太子中的哪一位做朋友?”都選擇哪吒,不是因為哪吒有本領(lǐng)并樂于助人,就是因為牛魔王不借給孫悟空芭蕉扇去滅火焰山上的火。我再總結(jié):“樂于助人的人會有更多的朋友,有本事的人會更讓人敬佩和喜歡。”
通過這樣的交流,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是非觀念還是很強的,也能在引導中分析出自己的情況,評價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只有明確這個問題,我們才能找出差距,才能調(diào)整自己以后應該怎樣去做。
一個上中專的男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一個大他兩歲的女孩相識了。女孩已不再上學,自己經(jīng)營一個手機費代收點。是由她父親幫她辦理的手續(xù),一臺電腦,一張桌子,每月有幾百元的收入。兩人結(jié)識沒幾天,女孩便開始向男孩身上搭錢,常為他買點小東西,放學或者趕上周末還會請他吃飯。
男孩看出了女孩是真正的喜歡自己,并肯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他便開始算計女孩,在后來的兩個多月時間里,男孩竟然把女孩的公款騙去五千多元花掉了。女孩的代收點被撤,家里為她補上了錢才免于被處理。后來女孩發(fā)現(xiàn)那男孩竟然用騙自己的錢與女同學戀愛消費。女孩一怒之下找人將他打成了重傷。
這男孩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場,就是因為他不應該做那樣的人。在成長中,小毛病不及時改就成了大問題。我們都知道,偷針會發(fā)展到偷金的。每個人都向往著美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發(fā)展。那么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呢?做一個怎樣的人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呢?
這雖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但對于我們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除了要有一個好的思想觀念和品質(zhì)以外,在行為方面還應該注意到以下這幾點,做一個積極上進的有責任感的善良的人。這幾點也正是家長朋友應該督促孩子來做的。
做一個別人不討厭的人。這一點注意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了。別給別人惹麻煩,別讓別人生厭。這樣會贏得更多的朋友和機遇。
做一個不被別人唾罵的人。這就要求自己千萬不要去傷害別人,做了壞事、傷害了別人肯定是會被罵的,肯定會失去很多發(fā)展的機會的。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能為所欲為,既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別人負責。這樣的人才會被人信任。
做一個積極上進的人。要有理想、有抱負,有了方向和目標,才更容易出類拔萃,事業(yè)有成而被人敬仰。
做一個善良的人。只有心地善良,才能不做壞事,才能不去傷害別人,也才能免得自己惹出是非。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會樂善好施,才會熱心地幫助別人,這樣的人更容易被別人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