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節(jié):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5)

關注兒童心理問題: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 作者:李躍兒


案例中的孩子才一歲多,媽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關愛方式,試著用幫助孩子建構的方式來關愛孩子,不要去注意孩子吃手,也不要把吃手當成壞毛病,不要孩子一吃手,媽媽心里就緊緊地不舒服。實際上,媽媽沒有說出來,也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內心感覺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這會使孩子不再感覺到舒適和放松。孩子不能明白自己的內心空乏,也不會因此要求媽媽和自己一起去工作和探索,只能靠自己在那里吃手指頭解決工作需要,這種情況說明媽媽給孩子提供的環(huán)境不能滿足孩子發(fā)展的需要,孩子正在用吃手指頭來彌補這一缺失。

如果一歲多的孩子在1天里多次地把手放到嘴里去吃而不是去工作去探索,這種情況大都是家長給孩子營造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不夠造成的。所以家長要反思自己為孩子做的夠不夠,不要只看孩子做了什么家長不喜歡的事。如果家長真能努力地幫助孩子很好地發(fā)展,孩子有一天會不吃手的,家長應該堅定而有信心地等待。

溫馨提醒

媽媽要反思自己是否每次看到孩子吃手心里都極不愉快,老在計算著自己忍受了這么久怎么孩子還在吃。如果是這樣,媽媽的焦慮會透過機體散播在孩子的氛圍中,造成孩子的焦慮,孩子會繼續(xù)吃手。

快樂放松地為孩子準備豐富的工作材料,為孩子引領工作,一直到孩子完全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媽媽再悄悄地退到一邊讓孩子自己工作。

不要給孩子定不吃手的時間。大自然從來不會按照人定的時間和規(guī)律去改變,孩子是自然的,他們還沒有被社會所馴化,尤其6歲之前,孩子完全屬于自然。這時,成人如果給孩子定了目標和日期,成人勢必會因為沒有得到預期結果而對孩子不滿,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1-6 離兩歲沒幾個月了,吃手的毛病咋就沒見好轉呢

果果母乳喂養(yǎng)到一歲八個月,吃手卻是從幾個月就開始的,我也是讀到書上說不應該制止,所以從來沒有管過她,但我想我還是流露出我的焦慮了,也許小孩敏感的心靈也能感受到大人對吃手的態(tài)度,反正是我行我素,一到睡覺不吃手是不可能的,睡著了還使勁嘬,很難拔出來。我也抱著一線美好的希望,兩歲也許就真的不吃手了??墒茄垡娭x兩歲沒幾個月了,咋就沒見好轉的跡象呢,著急。

答 前面已經(jīng)說過,如果在孩子嬰兒期吃手時沒有及時給予其他物品的引領,孩子可能就只知道吃手,斷奶后如果父母沒有注意給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吃手也在所難免。其實孩子吃手不會給他自己或別人帶來什么傷害,就讓孩子吃好了。孩子只要精神能夠獲得滿足就行了。做父母的如果很會愛孩子,孩子就會自行建構,由此而發(fā)展得很好。身心滿足的孩子一般不會吃很長時間的手,所以不要太著急,孩子五歲之前睡覺吃手都是正常的。

第二章 用好安慰物

2-1 寶寶睡覺時將浴巾塞進他手中, 立馬安靜下來, 這正常嗎

兒子十個月了。今天中午下班回到家,看見孩子時他已經(jīng)是一臉的睡意,換好紙尿褲往房間走,剛到門口就開始準備哭了。我哄他“媽媽進去拿開水給貝貝喝”,才讓他安靜下來;往床上放時他又準備哭,這回倒沒哭出來,怎么回事兒呢,我很奇怪,看了看他,他嘴里發(fā)出“哼哼”聲,眼睛看著平時睡覺蓋的浴巾,我就想“難道他要浴巾?”順手將浴巾遞給了他,他一把抓過去,用兩手抱著,然后上眼皮就開始往下掉,我就順勢抱起他喂奶,很順利,沒5分鐘他就睡了。放到床上時他突然哭了,我順手將浴巾塞進了他在空中揮舞的小手中,他立馬安靜下來,神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安慰物?是不是我平時給他的安全感不足,才導致了他尋找安慰物呢?

答 在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中,十個月就需要安慰物的孩子很少,但是在他早期的秩序建構中,睡覺時只要有那個熟悉的毛巾被在眼前,他就會把睡覺的模式和那個毛巾被整合在一起,于是睡覺時就需要毛巾被。可能媽媽沒有注意以前孩子與這個毛巾被的關系,一般來說孩子不會突然地這樣依戀一個物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