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大人那得不到滿意的答案,就勢必會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他們像是積極勇敢的勇士,朝著真理的方向前進。但是這樣的行為,家長也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的行為偶爾會帶有危險性,會傷害到孩子自己。
很多家長也很猶豫和矛盾,既不想阻止孩子獨立思考,去發(fā)現去探索,去尋找答案,又害怕孩子受到傷害。這樣進退兩難的情況,讓很多家長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不過,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不可能處理的十全十美,家長應該綜合考慮,利弊結合地去看待問題。孩子還沒有形成很好的控制力,所以家長有必要作為一個輔助者站在孩子身旁。告訴孩子什么是危險的,什么是安全的;讓危險系數最大程度地降低,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他想知道的真相。但是家長也要忌諱毫無根據地夸大危險系數,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和無能為力,漸漸失去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勇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讓孩子有時間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引導孩子提出問題,確定探索對象;個人探索和集體討論相結合;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鼓勵孩子多做閱讀,增長見識;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家長們需要知道的是,在培養(yǎng)孩子探索精神的過程中,下面的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探索內容要與孩子的年齡、心理相匹配
孩子腦袋里天天裝的都是“為什么”,求知欲望也很強,他們最想知道“怎么做”,他們好問,也愛模仿大人的行為。因此,孩子探索內容的選擇應該要與孩子的成長期相匹配,同時所選擇的內容,還要保持趣味性,從簡單到復雜,適合對孩子進行階段式的培養(yǎng)。
探索過程要符合規(guī)律
父母只有先教會孩子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后,才能進一步讓孩子探索植物的生理特征,從而最終研究和認識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這是因為事物都是有規(guī)律的。事物內在的本質,不會很直接地呈現出來,而是需要父母帶領孩子了解大量的現象,并從中探索其規(guī)律。
探索活動需要啟發(fā)誘導
孩子學會了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的辨別,了解了這些器官的生理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此外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等情況。探索活動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需要家長及老師給予孩子正確的啟發(fā)及誘導。在整個活動中,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計劃去決定方法、安排時間、注意安全等,通過討論會、展覽等方式組織孩子匯報研究成果,從而激發(fā)孩子的探索熱情。
但在此過程中,對孩子的探索素質、探索能力和探索指導方面的教育依然要給予高度重視。比如,要教育孩子不要到危險區(qū)域,不要私自到河邊釣魚,不要隨意采摘鮮花等。
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并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fā)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
哈佛箴言
當孩子表現出稀奇古怪的行為時,就表示孩子已經學會思考了,在用探索的精神去看待問題。家長切記不要打擊孩子的探索精神,要鼓勵孩子勇于探索,鼓勵孩子去嘗試新事物。環(huán)境是潛在的老師,適宜的、情趣化的環(huán)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去探索。父母應該在平時的教育中,設置利于孩子探索的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索學習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