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到成人身上,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書,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動聽的琴聲,就會停止看書,走到窗前,打開窗戶看看誰在彈琴。以成人的思維方式,我們會覺得孩子也會跟我們一樣,也會很容易對外界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事實是,只有某種強烈的外在刺激,才可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但這與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重要聯(lián)系。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真正決定他的發(fā)展。孩子全身心地盯著那些被我們成人忽視的不在意的小東西,這種情況可以被看成是孩子心理生活存在的證明。孩子這樣盯著一個成人不在意的東西,并不是因為這些小東西留給他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而是被這個小東西吸引,對這個小東西有了一種我們成人難以理解的感情。
孩子的心靈對于成人來說是一個迷,這是因為成人總是只看表面現(xiàn)象,而不從孩子的內(nèi)在心理活動來分析。我們不該把孩子的每個行為都認為是一時興起,而應該努力去認識孩子行為背后隱藏的那個原因。如果沒有原因,沒有動機,他們是不會突然做任何事情的。在這個問題上,成人應該是一個學習者,應該對孩子采取一種全新的態(tài)度,增強對他的責任感,而不應像一個專制的法官。
一個有18個月大孩子的媽媽說:“我有一本書,叫《小黑人薩博》。薩博是個小黑人,在他生日那天,父母送給他很多東西:帽子、鞋和色彩艷麗的新衣服。在他的父母給他準備晚飯的時候,薩博穿著他的新衣服悄悄地溜出了家。家后面是一片樹林,當他走進這片樹林的時候,發(fā)現(xiàn)樹林里有很多小動物。他看看小動物,把自己身上的東西都送給了它們,最后自己光著身子,哭著回了家。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愉快的,他的父母原諒了他,最后他們一起享受了晚餐。”
后來媽媽把這本書講給她的孩子聽,但是這個小孩一直說:“不,Lola!”小孩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媽媽很疑惑。原來Lola是個保姆的名字,她照看過這個孩子一段時間。后來這個孩子哭了起來,而且喊“Lola”的聲音越來越大。媽媽更是不知所措了。孩子指著那本書最后一幅畫,畫面畫著可憐的小黑人薩博正在哭。這時候,媽媽才明白,原來他把西班牙語的“l(fā)lora”(他在哭)發(fā)錯了音,說成了“Lola”,媽媽還以為他一直在喊保姆的名字呢。
其實孩子的表現(xiàn)是正常的,在他看來,這本書的結局并不像媽媽說的那樣愉快,孩子的媽媽卻沒有意識到,因此,媽媽說“故事的結局是愉快的時候”,小男孩提出了抗議。很明顯,這個敏感的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比媽媽更仔細,雖然他不能完全理解媽媽那樣講故事的原因,但是他準確的觀察力確實令人驚訝!
孩子的觀察力與我們成人的觀察力在性質(zhì)上完全不一樣。孩子們總是關注最微小的細節(jié),在他們看來,大人們總是不夠精確。由于我們不關注細枝末節(jié),他們會覺得大人們總是這么遲鈍和無能。時間一長,他們也許就不信任我們,就像我們有時候不信任他們一樣。孩子和成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這也是孩子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