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尊重孩子的最佳對話模式(1)

這樣說孩子最能接受 作者:馮德全


你的期待決定孩子的未來。孩子的一生都決定在你手中。你是選擇讓他成為“最幸運的人”,還是“最不幸運的人”?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了以下的實驗。這位心理學家請小學老師對孩子們做一種特別的測驗,借此就能夠預測孩子的將來。當然,并沒有所謂能夠預測“將來”的測驗,實際進行的只是普通的智能測驗而已,也就是說,老師們在一開始就受騙了。根據(jù)測驗的結果,把被認為“將來”不錯的孩子的名字列舉出來。

但是這個結果并未公開發(fā)表,只有老師們知道而已。一年以后,讓同樣的孩子再做一次智能測驗。結果發(fā)現(xiàn)上一次做測驗時,被認為將來有希望的孩子的智商,比沒有被列舉出的孩子的智商高出了許多。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如何解釋呢?

老師們在心中會想“這個孩子將來很有希望,所以一定要努力教育他”,但是并沒有對孩子這么說??墒?,任課老師對孩子的看法會改變,這種改變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原本認為“他是靜不下來的孩子”,可是因為測驗結果良好,也許老師會認為“他是一個對于各種刺激都能夠產生敏感反應的孩子”,從而改變了對孩子的看法。也就是說,如果認為這個孩子具有好的“將來”,則老師的看法會對孩子造成良好的影響。這位研究者將此效果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生長于塞浦路斯的年輕天才雕塑家,他天生討厭女人,本來想一輩子不結婚,但后來卻愛上了自己的雕塑。皮格馬利翁持續(xù)看著由大理石所雕塑出來的美麗女郎,不斷奉獻自己的愛,愛神維納斯覺得他很可憐,于是給予石雕生命,讓他們結為夫妻。

“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如果以好的“眼光”來看孩子,那么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會造成好的影響。當然,也有與“皮格馬利翁效應”相反的效果,亦即如果以“蠢蛋”“沒辦法”“真糟糕”的心情來看待孩子,則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這種看法,會使孩子喪失自信。原本應該伸展的芽,也會被摘除。無法得到父母期待的孩子,健全的成長會受到妨礙,無法充分地適應社會。

不論周圍的人對于孩子的看法如何,做父母的一定要對孩子抱有期待之心,并認定“孩子將來一定會有發(fā)展”,如果連父母都放棄了,那么孩子就徹底失去希望了。給予你的孩子足夠的期望,他也會成為“最幸運的人”。

1.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

一天,A女士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兒子拿著他心愛的牛角冒著大雨在院子里挖石頭,身上雨水混著泥漿,渾身臟兮兮的。那牛角尖也不知是否依然還存在。A女士正氣得想好好教訓兒子一頓的時候,兒子手中拿著幾塊石頭,滿臉興奮地跑了過來。

“媽媽,你看這石頭上的花紋,真漂亮,放在我們家的金魚缸里,小金魚肯定喜歡得很?!眱鹤优e著石頭對A女士說。

“是的,你真有眼光,這石頭的花紋很特別,像向日葵,哦,還像一只縮著頭的烏龜呢?!盇女士看著兒子無邪的臉,不由改變了主意。

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A女士一怒之下打罵兒子一頓,以后她兒子心中始終會存有陰影,會因顧慮母親的責備而放棄去做許多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會責怪牡丹為什么不香,梅花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為什么不掛西瓜,荷花為什么不能長在陸地上。大自然的萬物,總是各盡其天性,發(fā)展它們的長處,于是才有這萬紫千紅的世界,百花爭妍,精彩紛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