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金殿對策①,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②。唐朝韓翊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干’都忘了么③?”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意,笑道:“該死,該死!眼前現(xiàn)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師了④,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也悄悄的笑道:“還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呢?!币幻嬲f笑,因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
寶玉續(xù)成了此首,共有三首。此時黛玉未得展才,心上不快。因見寶玉構(gòu)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寶玉只少“杏簾在望”一首,因叫他抄錄前三首,卻自己吟成一律,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子,擲向?qū)氂窀啊氂翊蜷_一看,覺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得十倍,遂忙恭楷謄完呈上。元妃看道是:有鳳來儀寶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殿對策——金殿:泛指宮殿。南朝齊·謝脁《奉和隨王殿下》詩其一三:“端儀穆金殿,敷教藻瓊宴?!碧瞥瘎t有以“金鑾殿”(亦作“金鸞殿”)命名的宮殿。見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一》:“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中?!痹?、明、清的戲曲、小說中則混用“金殿”、“金鑾殿”、“金鑾寶殿”。對策:漢代起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即由朝廷出題,應(yīng)試者對答?!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疤A钏魅迨扛鲗Σ?,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清代已廢對策,全用科舉,故“金殿對策”實指殿試。即在禮部考試之后,皇帝親自出題(謂之策問)考試已經(jīng)錄取的考生,以分出等第。
②趙錢孫李——《百家姓》的首句,代指《百家姓》?!栋偌倚铡罚罕彼螘r所編,作者佚名。此后歷代皆作為學(xué)童的啟蒙課本。因宋朝為趙氏天下,史稱“趙宋”,故編者將趙姓列為首位,其實并非最大的姓氏。“將‘趙錢孫李’都忘了”,就是連最簡單的啟蒙課本《百家姓》都忘了。
③“唐朝韓翊”句——韓翊為魏晉時人。見晉·陳群《奏定歷》(見《晉書·律歷志》):“大魏受命,正歷明時,韓翊首建黃初,猶恐不審。”而“冷燭無煙綠蠟干”句則見于唐·錢珝《未展芭蕉》詩(見《全唐詩》卷七一二)??芍绊n翊”為“錢珝”之誤。《全唐詩》卷七一二收錢珝詩一卷,共七題一○八首。并有其小傳:“錢珝,字瑞文,吏部尚書徽之子。善文詞。宰相王溥薦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后貶撫州司馬。有《舟中錄》二十卷?!逼洹段凑拱沤丁吩姙榻^句:“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這是一首以擬人化手法描寫芭蕉的詩。大意是說初生的芭蕉嫩葉既怕春寒,又似羞怯,所以葉呈卷筒,不敢展開,既像蠟燭,又像封口的書札。即便如此,仍然擔(dān)心被東風(fēng)吹得展開,露出真容。賈寶玉被薛寶釵提醒,茅塞頓開,故在下面的“怡紅快綠”詩中,不但避免了用元春不喜歡的“紅香”、“綠玉”,而且化用此詩描寫芭蕉,得心應(yīng)手。
④一字師——指為他人改正誤讀一兩字或改寫詩文一兩字的人。“一字師”的故事至少有七個,僅舉二例。其一見于五代·王定?!短妻浴で写琛份d:李相讀《春秋》,將其中人名“孫叔婼”之“婼”讀錯了音,小吏為之改正,李相“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其二見于宋·魏慶之《詩人玉屑·一字師》載:唐代詩僧齊己《早梅》詩末二句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痹娙肃嵐葹槠涓摹皵?shù)枝”為“一枝”,并說:“‘?dāng)?shù)枝’,非早也。不若改‘一枝’?!饼R己不禁下拜,而時人稱鄭谷為“一字師”。薛寶釵將賈寶玉的“綠玉”改為“綠蠟”,改了一個字,故賈寶玉說薛寶釵是其“一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