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不要過分追求學校的名氣

21世紀,家庭這樣教育孩子 作者:喬聞鐘


許多家長將孩子是否“成才”,歸咎為是否從幼兒園開始就上名牌學校。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

1.基礎教育階段,無需一味追求名校

基礎教育階段的名校中,的確有許多既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又愛崗敬業(yè)的名師。但是一些學校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熱衷于把某些科目作為特長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讓這些學生參加相應的各種競賽、取得名次,使學校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名校的效應。很多家長只是沖著大家都認可的名氣,拼命讓孩子擠進這樣的學校,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特長”訓練,彌補孩子這一科的不足,或者希望通過相關競賽取得名次,獲得被保送上名牌大學的機會。

我是十分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進到這樣的“名?!钡?。孩子在接受基礎教育的階段,需要掌握好基礎知識,不可盲目地“押寶”在某一個科目上,放松或其他科目的學習。實際上這些學校的“特長班”所要收取的學生,是這一科的優(yōu)等生,絕不是讓這一科成績本來不好的學生去補課。而且,參加各類科目的“奧林匹克競賽”,能獲得一等獎的名額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卻未能如愿,孩子該如何去應對接下來的高考?而且這些名校常常采取嚴格的封閉式管理,對課本知識做反復的強化訓練,于是,孩子沒有了自由的時間,也就失去了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我的孩子在接受基礎教育的階段,是以“離家近”作為選擇學校的條件的。小學畢業(yè)后,同班的不少同學都被轉(zhuǎn)到了市里的重點中學。那所中學是以“數(shù)學”作為特長訓練科目。其間,兒子同學的家長也邀我一起給兒子轉(zhuǎn)學,也給了很優(yōu)惠的條件,但我沒有同意。

做這樣的選擇,我是這么考慮的:小學、初中學習期間,課程并不繁重,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關照,需要有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此時將孩子送進所謂的名牌學校,讓其接受封閉式管理與教育,使其一直處于緊張與疲憊的狀態(tài)中,顯然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發(fā)育與身心健康的。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教材由國家統(tǒng)一發(fā)放,教師統(tǒng)一按此教授,我為什么要將孩子送去讓學校作為某一門課程的實驗品,為了學校獲取單科特長教育的殊榮,而犧牲孩子基礎知識平衡的獲取,人為地造成孩子偏科的現(xiàn)象呢?

后來的事實證明,我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孩子所在的學校(小學與初中是同一所學校)由于不是名校也不是重點學校,所以學習環(huán)境寬松,早、晚沒有硬性規(guī)定的自習時間,也有寬敞的場地供學生進行各種體育鍛煉,而且在家吃飯、睡覺,上學很方便。因此,孩子的營養(yǎng)與睡眠得到了充分保證,早、晚又有充分的時間鍛煉身體,養(yǎng)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初中畢業(yè)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體育滿分)考入重點高中。

我的一個朋友,因所在的工作單位在市郊,她的女兒從上小學就在附近的農(nóng)村學校就讀,結(jié)果孩子仍然考入重點大學,最后從某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進入一家知名跨國公司工作。而那些從鄉(xiāng)村中學考入名牌大學的農(nóng)村孩子,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并不是一味否定名校的作用。是否讓孩子上名校,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實際上,由于“名校”的社會效應,的確會吸引很多優(yōu)秀學生,因此與非名校比較,優(yōu)秀學生也相對集中。如果孩子的確很優(yōu)秀,他自己也希望在名校環(huán)境中與同樣優(yōu)秀的孩子競爭,那么這種競爭的確可以起到良性的互動作用,促使孩子進步得更快??墒牵绻闆r并非如此,孩子盡了全力依然成績平平,家長只是基于“孩子在名校,那些優(yōu)秀學生可以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向前趕”這樣的認識,則是需要理智而認真考慮。

不可否認,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可能激發(fā)一些原本學習成績平平、卻有開發(fā)潛力的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并因此促使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也有許多孩子到了那樣的集體后,反而因此失去了自信。因為老師講授知識時,是以滿足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需要為原則的,通常進度快,且常常布置一些難度大、超出了課本內(nèi)容的習題。這對普通的孩子無疑形成了壓力。可能他們即便犧牲了休息時間,也難以跟上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的學習進度。此外,當考試成績的排名總是在后面,孩子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久而久之,那些原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趕上成績優(yōu)秀者的孩子,可能會放棄那么艱苦的努力而向相反的方向滑去。

事實上,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之間并無本質(zhì)上的差異。更何況,并非名校的學校,同樣有敬業(yè)、愛孩子、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只要家庭教育到位,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有良好的自律能力,無論就讀什么樣的學校都是可以成才的。

2.大學階段不必非名校不讀

那么上大學是否就一定要讀名牌大學呢?我也不這樣認為。

記得我的孩子在上初中時,有一天我和他爸爸聊起朋友的孩子上大學填志愿的事時,他說:“我以后上大學填志愿時,就只填‘清華大學’這一個志愿,除了這個學校,我哪里都不去。”我感覺他的這個認識有些極端。于是告訴他,一流的大學中有三流的學生,三流的大學也有一流的學生。要使自己成為一流的學生,并不在于讀什么樣的學校,而是在于自己怎樣去努力。然后我給他講了一些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因各種原因被退學的例子,也給他講了一些學生以出色的表現(xiàn)從普通高校畢業(yè)后成為社會精英的例子,兒子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

我和所有的母親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清華大學,只是不愿意他對其他的高校抱有不必要的偏見,從而限制了他的選擇范圍。我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的目標,但卻實在沒有必要堅持“非名校不讀”。

首先,處于一個獲取知識與信息方便、快捷的信息時代,任何一所大學都是一個全方位開放的學習平臺,都為學習者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大學具備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各種學習途徑,只要孩子能堅持心中的理想、抱負,都是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的。

很多用人單位開始越來越關注求職者的能力。他們不僅僅以學校的名氣對應聘者進行取舍。所以僅有名牌大學的文憑,缺乏應有的其他素質(zhì),同樣不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從一個普通大學的機械制造專業(yè)畢業(yè),被保送攻讀本校碩士研究生。由于他喜歡動腦子,肯吃苦,跟著導師做了很多實際的工作,具備了很強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動手能力,畢業(yè)時在與很多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同時競爭的應聘中,不少高效益的品牌企業(yè)看中了他,他選擇了上海一家知名企業(yè),現(xiàn)在發(fā)展得很好。

其次,如果孩子高考發(fā)揮失常,未能考上理想中的名牌大學而被別的大學錄取,家長也應向孩子表示祝賀。畢竟,他憑著自己的能力跨入了高等學府的大門。在此之后,孩子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可以通過繼續(xù)努力學習,將來參加理想學校的研究生考試,同樣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夢想,而不必非要頂著巨大的壓力復讀。沒有人能夠保證,復讀后的再次高考一定會比前一次考得好。

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進了名牌大學,也不過是另一個目標的起點,需要不斷的追求與上進,才能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