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煉車間是銅冶煉的主要生產(chǎn)車間,主要設備是三大爐(熔煉爐、吹煉爐、精煉爐)和其他一些配套設施。
與熔煉爐配套的是下列工序:首先是精礦庫,接著是配料、蒸汽干燥、精礦輸送,最后是閃速熔煉爐。處理熔煉爐高溫煙氣的是余熱鍋爐、電收塵;處理銅锍的是銅锍水淬。
與吹煉爐配套的是下列工序:首先是銅锍倉系統(tǒng),接著是銅锍磨及熱風爐系統(tǒng)、銅锍輸送,最后是閃速吹煉爐。處理吹煉爐高溫煙氣的是余熱鍋爐、電收塵、煙塵處理;處理吹煉爐渣的是渣水淬系統(tǒng)。
與陽極精煉爐配套的是下列工序:處理陽極爐高溫煙氣的是余熱鍋爐、尾氣脫硫系統(tǒng);處理陽極銅的是圓盤澆鑄系統(tǒng)。
還有豎爐、保溫爐系統(tǒng),主要是處理陽極板電解后的殘極。若是用PS轉爐吹煉粗銅,這些陽極板電解后的殘極就作為冷料直接加到轉爐里,不再需要豎爐、保溫爐系統(tǒng),這就是用閃速爐吹煉粗銅的弊病。
熔煉系統(tǒng)共有22個生產(chǎn)工序,本文按前述生產(chǎn)工藝順序進行簡單介紹。
全車間用一套DCS系統(tǒng)對整個冶煉生產(chǎn)過程進行監(jiān)控,為了操作方便,設置了精礦庫、閃速爐、陽極爐、豎爐四個儀表操作室,見圖1-1。
1.1精礦庫系統(tǒng)
1.1.1精礦庫系統(tǒng)工序功能及工藝流程
精礦庫用于貯存各種銅精礦、銅锍渣、渣精礦、石英砂等物料,屬生產(chǎn)準備系統(tǒng)。工藝流程圖見圖1-2。
1.1.2精礦庫系統(tǒng)工序設備
本工序設備都是一般的國產(chǎn)通用設備,主要是行車、給料機、各種運輸皮帶,還有袋式除塵器、電磁除鐵器、振動篩等。在現(xiàn)場有一個儀表控制室,配置一套DCS系統(tǒng),用于精礦庫系統(tǒng)的自動控制。
1.1.3精礦庫系統(tǒng)工藝說明
精礦庫是一個長方形的水泥結構設施,中間鋪有鐵軌,可供裝有各種銅精礦、石英砂等物料的火車進出。在鐵軌的兩邊分別構筑成多個容量大小不同的空間(倉),用以存放不同的銅精礦及銅锍渣、渣精礦、石英砂等物料。在倉的兩邊有兩條較長的皮帶運輸機(工藝圖1-2中是1號皮帶運輸機和7號皮帶運輸機),往這兩條皮帶運輸機上加料的共有11臺精礦給料機和各自的轉運小皮帶。在每一條加料皮帶上都有一臺單機袋式除塵器,用以回收加料過程中飛起的銅精礦粉。在兩條長皮帶運輸機的出口還裝有電磁除鐵器和振動篩,電磁除鐵器用來除掉物料中的鐵;振動篩則是為了去掉混在物料中的各種雜質(zhì),還用于將擠壓成堆的銅精礦打散,以方便運輸和冶煉。各種物料經(jīng)多條皮帶倒運,最后經(jīng)配料倉倉頂卸料皮帶送到配料系統(tǒng)。
從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出,精礦輸送系統(tǒng)共有三條輸送線路:
(1)1號皮帶→2號皮帶→3號皮帶→4號皮帶→5號皮帶→1號換向皮帶、配料倉倉頂卸料皮帶。
當工藝決定需要右邊某倉的一種物料時,操作工就將該倉(6號~11號倉)的物料用抓斗抓到相應的水泥制料斗里,經(jīng)6號~11號精礦給料機和相應的轉運小皮帶,送到1號皮帶運輸機上,經(jīng)過2號皮帶、3號皮帶的倒運,經(jīng)1號電磁除鐵器除鐵和1號振動篩除掉雜物后,再經(jīng)4號皮帶、5號皮帶倒運到1號換向皮帶上,最后通過配料倉倉頂卸料皮帶送到配料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