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崇拜的英雄,往往就在身邊
所以,無論何事,
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馬太福音》7:12
帕特里克·亨利
有時候通過電子郵件或是面對面的交談,人們會跟我分享他們的生活,告訴我,我的例子是怎么在他們生活艱難的時候鼓勵他們前進的。有些人告訴我,我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我經(jīng)常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因為我并不這么看自己,盡管別人這么看我,我也引以為榮。不過說真的,當我想到英雄,有一個人會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的爸爸。
爸爸并不像大家通常認為的英雄那樣,有著讓人難以置信的豐功偉績。他從沒抓過罪犯,也沒跑進失火的樓里救過火,或是挽救什么人的生命,沒有在冠軍錦標賽中投中制勝的壓哨球,我也沒聽說他做過什么出名的大事。他晚上在UPS工作,賺不了太多的錢,只是一個典型的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高高的,瘦瘦的,還有點兒謝頂。
但是他每天做的要比那些都更偉大,也更困難。他不是大力士,也成不了橄欖球隊中的前鋒,但是爸爸具有真正的力量,因為他有勇氣放下自己的生活,犧牲自己的一切,來讓另一個人,也就是我,生活過得更好。這些天,他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和支持都給了這個家,不求任何回報。毫無疑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和爸爸做著一樣的事,默默地把自己擁有的一切奉獻給別人。我很感激,爸爸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我知道我的看法可能過于主觀,因為我是他的兒子,但我很少見他覺得自己有功勞。如果他所做的一切在談話過程中被提及,他會馬上轉到別的話題。如果一再追問,他就承認他幫助我完成了一些生活上的活動,為我做了一些事,但很快就指出任何家長都會這么做。我知道很多杰出的人,但我經(jīng)常琢磨,他們是否能應付我父母做的這些事情,哪怕只一個禮拜。
爸爸不是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特別虔誠地信奉宗教的人,不是那種邊走邊滔滔不絕地說著《圣經(jīng)》的詩文的人。但是他一直教導我,要虔誠地信奉上帝。在生活中,當遇到困難時——比如手術后的慢慢恢復——我會從爸爸的信仰和力量中得到安慰,知道他就在身邊,鼓勵著我,也感受著我感受的一切,陪我一起打每一場仗。
我開始在路易斯維爾大學上學時,爸爸真的給了我不小的幫助。盡管學校的殘障資源中心可以幫助我,提供一個助手,推我去上課,并協(xié)助完成我需要幫助的其他一些事情,可爸爸擔心這樣并不足夠。于是他在學校登記,成為我在校園里的腿和眼。爸爸是對的。我現(xiàn)在上三年級了,如果沒有爸爸,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念到這一步。那肯定會變得特別不同,而且肯定沒現(xiàn)在這么有意思。
下面是我們典型的一天:
上午8:50
爸爸的一天從早上的這一刻準時開始。這看上去還不賴,但在你決定愿意和他換換位置之前,先看看接下來這一天是怎么進行的。他盡量睡到時間允許的最后一分鐘。然后時間一到,他立刻從床上跳起來,來到我和鋼琴旁邊,這是第一件事。他知道我已經(jīng)彈一會兒了,因為媽媽上班早,她走之前,給我做好早餐,推我到鋼琴旁邊,讓我在上學前能有充分的時間練習。彈完鋼琴,爸爸推我回房間換衣服。我們收拾好書包,準備出門。
上午9:45
爸爸拿著杯咖啡,我們出發(fā)了。第一個挑戰(zhàn)是把我放進車里。我們沒有液壓電梯,所以爸爸只能把我推上拉門,然后抱我到坐椅上。隨著我的個頭越來越大,對于爸爸來說,我越來越沉,也越來越難抱。但是他從沒說過什么,像“兒子,你得少吃點兒巧克力曲奇了”之類的,他從沒抱怨過。我挪動身體,坐舒服了,系上安全帶。他把我的輪椅推到車的另一邊,放在原本另一個坐椅的位置上。我的輪椅不能折疊,它是為我專門設計的,比一般的輪椅更結實,受沖撞能力更強,而且座位下面還有個堅固的行李架,放著我的書和小號。
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課,第一堂課早上11點開始。從我家到學校開車其實只要二十分鐘,但我們一般最晚10:15就出發(fā)了,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堵車,也不知道在哪兒能找到停車位,停車的地方離學校有多遠。我們車上粘著殘疾人的標簽,但是停車場本來也沒有太多給殘疾人停車的位子,而且有些人不注意,就把車停在有殘疾人標志的位置上了??傊还苁鞘裁辞闆r吧,如果校園內(nèi)有停車位,那真好,我們這一早上就會輕松點兒;如果沒有,我們就得跟著那些趕著上課的人們,來來回回繞著圈子找車位。如果我們只找到一個非殘疾人的普通停車位,爸爸就得在把車停進去之前,先把我放下來,因為普通停車位停進車后,邊上就沒有空間放下我的輪椅了??蛇@樣經(jīng)常會影響?通。下雨的日子就更糟了,就算帶著傘,我和我的輪椅也很快就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