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jié):加入政府因素后的經濟增長模式(1)

通脹經濟來了 作者:趙曉,陳光磊


Ft為本期的泡沫指數,用來衡量宏觀經濟中泡沫的大?。籉t?1為上一期的泡沫指數; 為調整參數,其必須大于零。結合圖1我們可以看出,A點的泡沫指數為0,B點的泡沫指數大于0,隨著政府刺激經濟的力度不斷增大,泡沫指數也會隨之增大。

上述模型表述的內容在實踐中有很生動的實例。2000年,美國的互聯(lián)網經濟的泡沫破裂,格林斯潘啟動了地產與金融泡沫來托住破裂的互聯(lián)網泡沫;2008年,地產與金融泡沫破裂時,伯南克又以美元泡沫來托住破裂的地產與金融泡沫。簡言之,解決泡沫破裂的方法往往是啟動更大的另一個泡沫來托住,這個過程好似青蛙上樓梯,我們不妨將上述模型所說的泡沫稱為“蛙跳型泡沫”。

如果把政府看作一個可以制造貨幣、制造投資進而制造增長的“超級公司”的因素加入凱恩斯理論中,則克魯格曼所說的蕭條經濟實際上并非常態(tài),蕭條經濟學的思維也變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將是長期和持續(xù)的通脹壓力,泡沫化生存常態(tài)化,最終,真正重要的將是通脹經濟學的思維。

2009年,如果中國企業(yè)只接受了克魯格曼的蕭條經濟學思維,那唯一正確的投資理念就是“現金為王”——事實上,這句話在2008年下半年時是最熱門的詞匯,但其結果卻是后悔得吐血。如果中國企業(yè)同時還兼有通脹經濟學的思維,觀察政府政策的變化,反市場之道而行之,則這一年的收獲一定是驚人的。

四、通脹經濟學思維:加入政府因素后的經濟增長模式

從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的構成來看,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09年凈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為?3.9%,鑒于中國的最終GDP增長率為8.7%,這意味著國內經濟部分的增長為12.6%,這是自1993年以來消費和投資增長最快的一年。中國為了對抗國際金融危機引發(fā)的外需收縮而實施的巨大經濟刺激方案,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銀行貸款和公共項目支出的激增把投資推到了幾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國家統(tǒng)計局稱資本形成對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2.3%,即8.7%的經濟增長率中的8個百分點是政府主導的投資所拉動??梢?,在應對經濟危機時,政府主導的信貸及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