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千里追兇:戰(zhàn)后納粹戰(zhàn)犯的末日 第3節(jié)(1)

以色列特工全傳 作者:祝枕漱


3

化名為克萊門特的艾希曼此時每天都處在以色列特工特遣隊的監(jiān)視之下。特工人員不久就掌握了艾希曼的活動規(guī)律:每晚7時40分左右,乘坐203路公共汽車,然后步行回家。一直從事諜報秘密工作的艾希曼當然懂得“隱身”之道,潛伏到阿根廷后,他不但改名換姓,而且經常變換地址,日夜提防猶太人的追殺。不能不說他不小心謹慎,只能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而已。

實施綁架的日子臨近時,阿根廷政府禮賓部門突然通知:由于組織方面的原因請以色列代表團把抵達時間延至5月17日之后。據稱,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對以色列官員“隆重而體面”的接待。哈雷爾當即處于進退維谷的險境:綁架行動如果延長,夜長夢多,艾希曼說不定就會乘亂溜走。但是,抓住了艾希曼之后,距以色列班機來到尚有一周時間,怎樣才能把艾希曼在阿根廷藏上一周,又不讓阿根廷警察發(fā)現蛛絲馬跡呢?

哈雷爾決定在阿根廷另外租兩處公寓,預備用作隱匿艾希曼的場所。其中一間,是所鄉(xiāng)村別墅式建筑,距艾希曼住宅約有三小時路程。另外一間在城中,哈雷爾故意讓一對摩薩德特工夫婦搬去居住,甚至還特意購買了幾件時髦的新式家具。他的指導思想是,狡兔三窟,萬一阿根廷警察發(fā)現艾希曼失蹤,在全國進行大搜捕,這兩處藏身之所就是他們的避風港。

行動在即,哈雷爾在代號“宮殿”的據點召集直接參加綁架行動的幾名特工人員開會,要求他們務必小心謹慎,使綁架行動出色完成。萬一失手,被阿根廷警方逮住,要一口咬定自己是出于對納粹罪犯的刻骨仇恨,而自行采取行動。從未受任何人或任何組織指使。若發(fā)現艾希曼逃脫,企圖尋找阿根廷警方保護,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可當機立斷把他擊斃。在這次碰頭會上,哈雷爾與特工人員經過討論后,擬定了綁架艾希曼的具體行動計劃。

5月11日,執(zhí)行任務的特工們準備就緒后于19時25分,分別乘車到達目的地。這時,第一輛車停在離202號公路交叉口大約10米的加里保迪大街上后,特工人員假裝汽車出現了故障,打開車蓋,站在對象走來時不會注意的地方,擺弄著發(fā)動機,好像在排除機器故障。伊利下了車后向后走了40步,測量預計和艾希曼相遇地點的距離。然后,他站在車的左側,也彎身俯向發(fā)動機。兩眼卻高度警覺地注視著遠方。另外兩名特工人員則坐在車里,頭貼著車窗,窺視外面的動靜。第二輛停在202號公路上的汽車也打開了車蓋,一名特工一本正經地裝作排除汽車故障,而坐在車上的特工人員睜大眼睛,盯著公共汽車站的方向。他們打算一俟艾希曼到來,立刻將汽車前燈調亮到最高亮度,使他眼花繚亂,不走近眼前就看不見第一輛汽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