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盡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別人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再多,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因此不做橫向的比較,只將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哪怕有一點進步,都值得贊揚。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你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他比,他便會覺得你的愛從他的身上轉(zhuǎn)移到別人家的孩子身上了,他會更加抬不起頭來,甚至將委屈乃至怨恨轉(zhuǎn)移到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恨鐵不成鋼的祖輩們往往就是這樣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以為這是對自己孩子的一種愛,卻不知這樣的愛最讓孩消受不起。
很多祖輩會親身經(jīng)歷或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場景:街頭角落里,大人大聲呵斥:“瞧你,還不如誰?!毙睦硭刭|(zhì)好的孩子也許扮個鬼臉,或者賭氣不理會,可心理素質(zhì)差的孩子就會排斥,嘴里雖然不說,但心里很痛恨這種比較。請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孩子表現(xiàn)好就讓他繼續(xù)努力,孩子的表現(xiàn)暫時沒有達到您的期許,就耐心地幫助孩子增強能力吧。
策略寶典
祖輩欣賞孩子的策略
A.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一個專家曾經(jīng)談到過這樣一個事例。他說,一次幾十個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進行某項測試,測試后的分數(shù)讓孩子分別拿回家給自己的家長看。結(jié)果中國的家長看到成績,有80%表示不滿意;外國的家長則有80%表示滿意。而實際成績外國孩子遠不如中國孩子。這說明中國家長習慣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祖輩們可以換種思路,用欣賞的眼光來看自己的孩子,努力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如果你這樣看的話,真的能看出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或許還能讓你發(fā)出感嘆:“原來我家孩子這點還不錯”。
B.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相同年齡段的孩子成長經(jīng)歷不盡相同,孩子之間有共性,更有個性。有的孩子語言天分、協(xié)調(diào)天分發(fā)育得早,祖輩們看到別的孩子會走路會說話了,自己的孩子還不會,就著急。孩子是一直在成長的,祖輩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祖輩應尊重孩子的差異性,發(fā)揮他們的長處,讓孩子慢慢成長進步。
C.不要依據(jù)表象去評價孩子
沒有人比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家長和別人家的孩子相處時間短,看到的只是表象。因此,祖輩不必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做無意義的比較。
D.讓孩子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祖輩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按規(guī)律成長,讓他們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強迫,順其自然最好。
禁語3:“沒事,奶奶去幫你認個錯”
蓋瑞?查普曼:孩子在小時候就能學會道歉的語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道歉的重要性會有更深的領悟和理解,為今后的道德和人際關系發(fā)展奠定基礎。
丘吉爾: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生活寫真
星期天,龍龍的奶奶帶他去隔壁的寶寶家玩。兩個孩子一起玩玩具,而大人就在一旁聊著天。龍龍不小心弄壞了寶寶的玩具車,看到新買的車壞了,寶寶“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雙方家長也沒先了解事情經(jīng)過,就相互安慰對方的孩子,并代自家的孩子道歉。一個說“寶寶不要哭了,龍龍?zhí)还粤耍趺茨芘獕哪愕耐婢吣??我代他向你道歉,下次再買個新的玩具賠你,行么?”另一個家長說“龍龍不要怕,不就是一個玩具么,不用賠的”。
品 悟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孩子犯錯了,爺爺奶奶就會安慰道“沒事,奶奶去幫你認個錯,下次一定注意啊”??墒悄氵@次幫他善后了,孩子就會知道爺爺奶奶下次還會幫他的,那他會注意么?可見,“下次注意”這句話顯得多么蒼白無力啊。其實,孩子感到不安的時候,正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時機。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孩子自然會有緊張和不安的心理,這時如果及時讓他們承擔相應的責任,就會加深其對這件事的印象。嘗過苦頭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會自己努力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fā)生。
可以說,孩子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乃至打打鬧鬧是常見的事,特別是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活動、個性等各方面能力增強了,但道德認知、行為自我控制等都處在初步形成階段,這樣與同伴之間的磕磕碰碰就更多了,難免會犯錯,如弄壞別人的東西、把小伙伴弄哭了等。此時祖輩應因勢利導,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當,并主動向?qū)Ψ降狼浮?/p>
策略寶典
祖輩鼓勵孩子認錯的策略
A.告訴孩子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