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內斯特·阿爾門得羅斯的智慧…

眼之愉悅 作者:(法)弗朗索瓦·特呂弗


內斯特·阿爾門得羅斯的智慧之光

二十五年前,在二維空間里看到運動畫面的唯一方法就是走進電影院。那時,一些導演力求用自己的風格來詮釋現實,另一些導演思考如何簡單而純粹地記錄現實。在這兩類電影--好萊塢和新現實主義--中,場面看上去很神奇,盡管導演才華各異,但影片總是美的,很少看到丑的電影,因為丑的事物拍成黑白照片后總是比它的自然狀態(tài)好看些。黑與白是對現實的轉化,所以,它已經是一種藝術效果了。

最終;自動電視電唱機、電視和錄像機摧毀了這一神話。電影院不再擁有運動畫面的壟斷權。只要電影導演不再復制生活,他們就夠激發(fā)我們的興趣。而電視總是在復制生活,它對生活的過度復制甚至讓我們感到惡心。

內斯特·阿爾門得羅斯(NestorAlmendros)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攝影師,因為他和其他一些人的努力,今天的電影攝影才不會愧對維爾海姆·格特利亞布·比澤爾(WilhelmGottliebBitzer)--D·W·格里菲斯(D.W.Griffith)的攝影師--時代的電影攝影。阿爾門得羅斯的著作回答了當今任何一位電影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如何防止丑陋進入銀幕?如何把畫面處理得干干凈凈,以增強它的情感力量?如何逼真地拍攝一些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之前的故事?如何在同一個鏡頭中把自然與人工,把有明確日期和無時間性的元素融合到一起?如何賦予不協調的物質以一致性?如何與太陽對抗或使太陽屈從于自己的意志?當導演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又說不清他想要什么時,他如何詮釋自己的意圖?

我原先只想到這本書會帶給我很多教益,但不曾想到它還會帶給我如此多的感動。因為它不僅是對一項工作的描述,還是對一種使命的歷史記錄。內斯特·阿爾門得羅斯知道,要像實踐一門手藝那樣從事一門藝術。他對電影懷著宗教般的熱愛,他讓我們感受到他的信念,并向我們證明我們可以用語言來談論光。

(《扛攝影機的人》序,內斯特·阿爾門得羅斯著阿捷出版社198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