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身體的各種情緒變化與人的大腦思維和心都有著密切關(guān)系。當你覺得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沒有心口發(fā)堵的感覺,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感覺心堵得慌了,說明你病得不輕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認為,心是人之君主,是最高位的皇帝,主宰人體的全部精神、意識?!端貑枴れ`蘭秘典論》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边@是指“心主神明”,以一個小朝廷模式來類比心理現(xiàn)象;“心主血”,心血為心理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所以,接受外來事物而發(fā)生思維活動的過程,是由心來支配的。
這里的“心”是指中醫(yī)的藏象之心,而不是解剖學上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心臟?!吧瘛币簿褪巧衔闹刑岬降娜松碇??!爸鳌蓖ㄋ椎卣f就是主宰、統(tǒng)帥的意思。人的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動也不例外。
心神的主宰活動,首先體現(xiàn)在對臟腑生理功能活動的主導,以及由此而間接主宰心理活動。
我們來具體看看《黃帝內(nèi)經(jīng)》是怎樣論述人體的小朝廷的,如表1-1所示。
表1-1 《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說的人體小朝廷
臟 職能 備注
心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相當于君主、皇帝
肺 “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 相當于丞相、太師
肝 “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相當于將軍、元帥
膽 “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相當于法官、法院院長
膻中“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相當于外交部、宦官
脾胃“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相當于戶部、糧食局
大腸“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相當于驛站、郵政部
小腸“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主吸收,相當于稅務部
腎 “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相當于工匠、工程建設部
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相當于水庫管理員、水利部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相當于州主、縣令
這十一官,不能失掉彼此的相互作用。心為君主之官,具有主宰作用,所以十一官的整體活動,必須在心臟的統(tǒng)帥下才能實現(xiàn)。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則其他臟器也能發(fā)揮正常作用。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然后再去保養(yǎng)身體,就會健康長壽,終生不會發(fā)生什么危險。這如同一個國家的領導英明,天下就能太平昌盛,臣民皆能安居樂業(yè)。如果心的生理功能失常,則其他臟器的功能活動就會發(fā)生紊亂失調(diào),使氣血運行的道路閉塞不通,身體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害,也必然會影響人的健康和壽命。這好比一個國家的領袖昏庸無能,官吏失職,國家政權(quán)就會搖搖欲墜,所以要特別引起警惕!
心為全身之主
心為全身之主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心主精和氣。
人有精、氣、神“吉祥三寶”,其中的神就是由心來主管的,神在人身三寶中是最重要的,神可以主宰精和氣。當然五臟都有神,但心神是老大,位置最高。這是心的第一大功能。
第二,心主血脈。
心主神志的作用是通過其第二大功能即主管血脈的功能間接實現(xiàn)的。心的這兩大功能,在人體五臟中是最重要的?!靶牟孛},脈舍神”,血液和經(jīng)脈都是由心來主導的。從解剖學上可以看到,心就像一個泵,把血送到全身各處,通過營運血液,主宰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由此而濡養(yǎng)五臟之神。因此,我們可以見到,年輕人往往心脈充盈,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旺盛;而到了中年或是老年時期,由于人體血脈功能走向衰弱,甚至虧損,就會出現(xiàn)心血不足,常常導致失眠、多夢等情形。另外,細心的人也可以發(fā)現(xiàn),脈搏跳動的頻率和心跳動的頻率也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心主神志。
中醫(yī)的心神功能包括腦和心的綜合體,反映著人的情緒變化。例如,當你覺得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心不覺得堵,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覺得心堵得慌了,中醫(yī)說你的病就重了。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則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否則,可能會神志異常,出現(xiàn)驚悸、健忘、失眠、瘋狂等癥候,并引起其他臟腑的功能紊亂,產(chǎn)生各種疾病。
心神也主導著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對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古代醫(yī)學認為:“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客觀存在通過器官反映于心神);心有所憶謂之意(心神將所接受的映象保留下來的記憶);意之所存謂之志(心神把多次接受的客觀事物的映象所保留下來的記憶材料貯存起來);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心神對貯存的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心神利用已形成的‘概念’,對眼前未及的客觀事物進行判斷、推理);因慮而處物謂之智(經(jīng)反復思慮、縝密思考,去理事處物)。”這里闡明了心神是人類意識思維活動的中樞,記憶、存記、理性思維等都是心神的功能。
中醫(yī)認為,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心是主宰思維活動的器官,所謂“神明”就是思維活動,情緒變化。但現(xiàn)代西方醫(yī)學則認為,思維是由大腦控制的,西方人很不理解中國人為什么說思維是由心出來的,他們認為應該是大腦出來的嘛。
中醫(yī)的玄妙高深之處就在這兒了。要弄清這個問題,大家首先要明白,中醫(yī)為體,西醫(yī)為用,五臟為體,頭部、四肢等為用的概念。怎么理解呢?體的部分,就是它最基礎的部分——五臟,如果你五臟安和,你的血脈就運行通暢。
楊力啟示:
心是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心主神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我們思想的“思”,從造字法來看,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字。我們知道,中國人的造字法,很大程度是會意字或者象形字,其實,這“思”字上面的“田”字原本是一個“囟”字,而“囟”其實是代表頭的含義,也就是說,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看來,我們?nèi)说乃季S是頭和心結(jié)合起來的產(chǎn)物。在這里,頭是用的首領,四肢是用的工具。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有體會,當你難過痛苦的時候,不是腦袋難受,而是心難受,老是胸口憋得慌。這就體現(xiàn)了中醫(yī)里所說的心主神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