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既屬人體七種情志變化的表現,又為致病因素之一,是中醫(yī)病因學的重要內容。掌握七情致病的原理,對防病保健及臨床診療均有積極的意義。
生活中,我們常聽見有人這樣說:“氣死我了,氣得我肝疼!”雖然這是很多人在生氣時順嘴說的一句“調侃”,但是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七情絕對與內臟的健康有關,七情也是五臟的健康“晴雨表”。
大家都看過《紅樓夢》,現代人給林妹妹診斷的疾病為肺結核,因為她肺不好,肺主憂,主悲,所以她老是郁郁寡歡,老是哭!哭是肺不好的特點,相反過悲過憂也傷肺。所以悲憂情緒要收斂些,才能養(yǎng)好肺。
我有一位老病號,得的是肺氣腫,來我這兒看了好幾個月的病。每次來總對我說:“大夫,我看見你,我就想哭!”說著說著,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我說:“沒事,等你的病治好了,就不哭了,因為你肺上有毛病了,肺和悲這個情緒直接相關聯,所以你愛哭,以后病治好了,咱就不哭了!”所以,家里有肺病患者,愛哭,家人要能夠理解,多給予包容和開導。
在《黃帝內經》中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之說,可見七情對于人體的健康危害有多大,直接傷及內臟。這同樣說明七情與五臟有很大的關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七情與五臟六腑相對應的關系。
七情應五臟
第一,怒傷肝。
《素問·本病論》說:“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边^怒,引起肝氣上逆,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耗傷肝的陰血,對健康不利。所以愛發(fā)怒的人要多養(yǎng)肝,吃一些舒肝解郁的食物,如香蕉、薏仁、綠色食物等。
第二,喜傷心。
可能有些人說,喜多好呀,可是過喜、狂喜就成問題了,會傷心。《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范進多次不中舉,生活很清貧,猛然間得知喜訊——自己中舉了,狂喜,喜狠了,痰涌上來,迷了心竅,所以人就瘋了?!夺t(yī)碥·氣》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于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毙牟厣瘢纳裆⑹?,喜笑不休則傷心。所以不要過喜,禁忌狂喜,以養(yǎng)心。
第三,思傷脾。
生活中肯定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某件事上過于憂慮、思考,或者過于思念某個人。比如情人得相思病時,都不想吃飯。這是典型的思傷脾事件。在《醫(yī)述·卷七》說:“思則氣結,結于心而傷于脾也?!本腿纭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資生湯》中所說:“心為神明之府,有時心有隱曲,思想不得自遂,則心神拂郁,心血亦遂不能濡潤脾土,以成過思傷脾之病。”所以,思慮過多,必定對脾不好,要注意放開胸懷,轉移注意力,忌過思以養(yǎng)脾。
第四,憂(悲)傷肺。
前面的林妹妹事件說得已經很明白了,這里就不多說了,只奉勸各位,要想肺好,千萬千萬要開心。
第五,恐(驚)傷腎。
腎不好的人,愛恐懼。我有一位朋友,慢性腎功能衰竭。你一看她就感覺她屬于那種膽小如鼠的人。記得有一次她跟我說:“我現在最怕接電話,一接電話,就怕出事。”可能一般的人聽了這話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對于當醫(yī)生的人來說,她的這種現象是情有可原的。因為腎主恐,所以腎不好的人,愛恐懼,而恐懼過度,耗傷腎的精氣,對健康也不利。
總之,七情內傷是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異常為主因,作用于內臟導致內臟陰陽氣血失調而發(fā)病。同樣,七情又是內臟健康與否的“晴雨表”,透過人的情緒可以知道人的內臟健康情況。
不過,還要指出的是,雖然情志異常傷及臟腑有一定的選擇性,但不能機械地認為怒只能傷肝,喜只能傷心等等。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情志活動又復雜多變,而總統于心,故《靈樞·素問》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彼?,七情傷及五臟,也刺激六腑,任何一種壞情緒,對臟腑的健康都不利,所以一定要保持情緒平穩(wěn),這樣對身心才有利。
楊力啟示:
再次提醒大家要遵從《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yǎng)生思想,保護身體,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驚、不憂、不恐,以此來修養(yǎng)健康的身心,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