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節(jié):市上有老虎(1)

中國歷史中的造謠往事:空穴來風 作者:何木風


市上有老虎

《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魏國的一位大臣向他的王說:"現(xiàn)在有一個人說街上出了老虎,大王您相信嗎?"魏王道:"當然不相信,街上哪里來的老虎?"大臣又說:"如果兩個人都說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仍表示搖頭,大臣再問:"那么,三個人都對大王說老虎上街了,大王信嗎?"魏王連連點頭說:"要是有三個人都告訴我街上來了老虎,我當然相信了。"

這個故事就是成語"三人成虎"的來歷,寓意是說,不要相信謊言和讒言。但事實上,它說的是謠言。在這個故事中,魏王應(yīng)該問兩個問題,比如,為什么有人要說街上有老虎;他們親眼見到老虎了嗎?

是的,為什么要有人來傳播這種謠言呢?韓非沒有給出答案。的確,這種答案很不好給出來,因為答案有很多種。我們完全可以預(yù)設(shè)一個場景,來回答為什么有人會傳播謠言。

首先,我們應(yīng)該知道的是,謠言是一個新聞。原始社會,許多野人都固定在一片森林中,而這片森林里只有鹿這種動物,野人們的主要食物就是鹿肉。可突然有一天,一只兔子跑進了這片森林,被一個野人捉到。這個野人從來見過這樣的鹿,連忙將這個消息告訴同伴,說他捉到了一個大耳朵的小白鹿,估計是一只妖怪。他為什么要傳播這個信息呢?因為這個信息的內(nèi)容有違常理--常理就是,他們始終見到的是鹿,可這次卻見到一只妖鹿--于是,消息立即傳開,大家都對這個新聞非常感興趣,當一個野人知道后,他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沖動,但這種"寶"卻不是上好的鹿肉,而有時效性,如果他現(xiàn)在不傳播,那么,時效性一過,這就不是新聞了。炫耀似的沖動讓他立即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最終,某人得到了一只妖怪的謠言就此誕生。

大街上有老虎也是有違常理的,因為老虎都在深山中,不可能來到街上。傳播這一謠言的人就是因為感到新奇,這是最容易引起人們議論的一個話題,所以,他必須要傳播。

我們先來看這個場景。

某人對A說,街上來了老虎。A說,我不信。這個人立即說,你不信,我告訴你,那老虎長的什么樣什么樣,這下你信了吧。A半信半疑,當他來到另一群人中間的時候,聽到了這群人正在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國王的橫征暴斂。這個時候,很可能有人提到了國王是老虎的信息,A立即就說,你們知道嗎,咱們街道上來了一只老虎,咬死了幾個人。他為什么要這樣說,是因為他的生活也很枯燥,總想發(fā)泄一下對國家的不滿,由此來解放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他說出了這個自己半信半疑的謠言。這些人也是半信半疑,但經(jīng)過他的說服過程,就都信了。然后各自去傳播,但傳播的種類之一就是這樣的:大家都在一起聊天,可話題總是很少,所以聊了一段時間后,就都沉默不語了。而這個時候就有人站出來為了打破沉默,就說,知道嗎?街上來了老虎。

有人當然不信,他們從老虎的習性提出質(zhì)疑,認為老虎不可能到街道上來。如你所知,當你說一件讓人質(zhì)疑的事情時,你會很惱火。你必須要讓他聽從你的。這是人類的控制欲在起作用,所以,知識豐富的人就會給這個人普及知識,他認為,老虎并不全是在森林里,有時候,他們也會來到街上,因為森林里可能沒有動物給他吃了,他為了生存,冒險是肯定的。這就是所謂的專家,專家的話大都會被人認可,因為人們對不熟悉的領(lǐng)域往往都特別喜歡依賴他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