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畏罪潛逃 洋國籍化險為夷
廣西軍閥陸榮廷起兵反對龍濟光,1916年10月,濟軍敗退瓊崖。桂系軍閥不僅準許續(xù)辦招商開賭,軍官們還直接開賭,暗殺了抨擊賭博的著名報人李匯泉。在這種大氣候下,霍芝庭雖然失去龍氏昆仲的靠山,仍可坐享賭利。忽一日,粵督莫榮新下令通緝要犯霍芝庭……
龍去陸進
筆者在第四章曾引用了《簡明廣東史》中的一句話,概括廣州商民對龍濟光打敗胡陳勢力的欣喜情景:“龍濟光入廣州后,全城商店甚至一連兩三天大放爆竹歡迎?!?/p>
龍濟光治粵,是前清殘余勢力死灰復燃的表現(xiàn)。我們從民生的角度看,龍濟光給廣東人民帶來的是什么呢?在此,筆者再次錄用《簡明廣東史》中的一段介紹:
“(龍濟光)千方搜刮,掠奪財富。1913年重開賭禁以收取賭餉(筆者注:較多的資料認為是1914年夏),1914年賭餉收入185萬元,1915年增至206萬元。龍濟光把包庇販運鴉片看作‘絕大利源’,1915年4月又實行鴉片公賣制;甚至為了獲得花捐筵捐,下令‘娼寮妓院,一律復業(yè)’。大量發(fā)行紙幣,以廣東錢糧稅收為保證基金,但稅收短絀、錢糧不裕,因而紙幣貶值到二三成,民怨沸騰。后來,雖請北京政府從向五國銀行團借款中撥出100萬英鎊收兌紙幣,但一元紙幣僅兌銀毫5角,商民損失過半。龍濟光為了營造其在觀音山(越秀山)的住宅(注:宅名振武樓),從1913-1916年被逐出廣州為止,共耗資3000余萬。”
從龍濟光治粵起,廣東反袁討龍的斗爭從未停息過。1915年7月,龍濟光從鎮(zhèn)守使署回府時,革命黨人投擲炸彈,炸傷龍濟光的腳。龍濟光的府邸戒備森嚴,其行蹤神出鬼沒。越到他治粵的晚期,越是如此。
我們不難想象,麥竹寰想見龍督何其難。而霍芝庭進出龍督府如入無人之境,本事何其大!
霍芝庭之所以有恃無恐,是他過高估計龍濟光的統(tǒng)治地位:龍是袁世凱的寵臣驍將;龍在廣東擁兵自重,從老家云南增擴的新兵源源不斷開入廣東;革命黨人及民軍的每一次造反行動,均給龍督的四大天王擊潰或剿滅。
龍濟光當然認定袁世凱的帝國江山會千年萬年牢,否則他就不會白白耗費巨資,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廣州營造永久性的豪宅(振武樓)。
龍濟光與袁世凱是一種榮辱與共、唇亡齒寒的關系。龍濟光為鞏固在粵的統(tǒng)治,向袁世凱推薦他的昔日恩公、前清末代粵督張鳴岐出任廣東巡按使。龍濟光與張鳴岐在廣東大力鼓吹恢復帝制。
1915年12月12日,“洪憲皇帝”袁世凱在北京登基。未逾10日,袁世凱敕電策封龍濟光為“一等公”、張鳴岐為“一等伯”。甫逾一個月,袁世凱以龍濟光、張鳴岐“平定”惠州“叛黨”起義有功,加封龍濟光“郡王”銜、授張鳴岐“一等文虎章”。
袁世凱恢復帝制,使得龍濟光的名氣及勢力一度“登峰造極”,也加速了“洪憲皇朝”的滅亡--包括袁世凱的駐粵“郡王”龍濟光。
蔡鍔、唐繼堯最早宣布云南獨立,組成護國軍通電反袁。南方各省紛紛獨立反袁。1916年3月15日,龍濟光的廣西舊屬陸榮廷響應獨立,自任兩廣護國軍總司令,舉旗反袁。 陸榮廷(1857-1928年)是個土匪出身的前清軍事將領,廣西武鳴縣人,出身農(nóng)家,曾做過10年綠林首領。1894年率部接受清軍招安,編入健字營,陸任管帶一職(相當于營長)。陸榮廷的桂軍,就是從健字營逐步發(fā)展壯大的。在龍濟光任廣西清軍要職期間,陸榮廷曾是龍的下屬。舊時軍隊,并不以形式上的編制為核心,誰一手帶出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就效忠于誰。陸榮廷也是鎮(zhèn)壓革命的劊子手,清末因“平息”同盟會“逆黨叛亂”有功,由總管升為總兵(相當于師長)。不久,廣西提督龍濟光調駐廣東,陸榮廷接任廣西提督一職。辛亥革命后,陸榮廷以重兵為底牌,當上廣西都督,職位與龍濟光的廣東都督相等。但廣西是個窮省,桂督當然不及粵督顯赫。桂督陸榮廷豈有不覬覦廣東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