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節(jié):陳九霖:艱難的復(fù)出(7)

中國大商三十年罪與罰 作者:杜亮 等


事發(fā)之時,華爾街日報一位記者在新加坡采訪,又去了一趟陳九霖的湖北老家。他在一篇文章中說,陳九霖相信風(fēng)水,但風(fēng)水沒有幫上他。"其實不是這樣",陳九霖說,是之前沒有相信風(fēng)水,之后才有所反思。

2005年中,陳九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xué)的論文指導(dǎo)老師王博士請他去基督教會。教友知道他的敗落和經(jīng)歷,包括李宗,都盡力開導(dǎo),期望他得到"主耶穌"的幫助?,F(xiàn)在,陳九霖和夫人每周星期天早晨都會去新加坡亞歷山大路上的教會,讀《圣經(jīng)》、唱頌歌、與"弟兄姐妹"分享。

不過王博士說,陳九霖還在路上,并未能誠心接受主。因為他雖然常來,表明內(nèi)心有需求,但一邊聽經(jīng),一邊還時常掏出手機來接發(fā)不斷的短信,表明一刻也不能擺脫世俗的糾纏。王博士非常理解。畢竟,一個官司在身的人,一個出身寒家、從無到有在異國他鄉(xiāng)打下江山的強人,讓內(nèi)在的自己的力量屈服于外在的"主"的力量,總要比常人艱難得多。

推究于"不幸運"或者"命",在一些人眼里是再滑稽不過的行為。陳九霖面對著15項指控,自己認罪了其中6條。白紙黑字,怎么能夠歸咎于"命"呢?

其實陳九霖自己,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依靠個人的力量在法律上做開脫,也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反思在那場"天人交戰(zhàn)"中因何敗陣。在3月上庭前夕的辭職信上,他用到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樣的話。在庭上,辯護律師也用到"他不是點火者,而是反被火傷的救火者",這樣帶有強烈邏輯辯證色彩的總結(jié)。

3月14日晚,陳九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xué)的EMBA同學(xué),浙江某醫(yī)藥公司老板蔡先生特地飛來新加坡,參加第二天的庭審。蔡先生說,他之所以來是出于對過程的關(guān)注、情感上的支持,而結(jié)局早已料到:陳九霖會被判刑大概四五年,沒有懸念。果不其然,陳被判刑四年零三個月。

不過明知大局已定,陳九霖仍然傾盡全力、爭取充分的時間來為己開脫。本來要在2月進行的開庭辯護推遲到3月,本來"雷打不動"的3月8日推遲到15日,而15日到17日連續(xù)三天開庭,辯護仍沒有結(jié)局,直到21日才最終落判。這跟前四位被控方都在一天內(nèi)快速結(jié)案形成鮮明反差。而在庭上,陳九霖還常常憤然起身,意圖不要借助律師,而自己用略顯遲鈍的英語直接對檢控方的指責(zé)還擊。

據(jù)說,若非環(huán)境所迫,陳九霖還傾向于并不立刻認罪,或者被判后繼續(xù)上訴。如果上訴高等法院將能有長達5個月時間庭辯,"至少可以把事情原委說得更清楚"。之前不久,新加坡本地富商邱德拔的兩個女兒因為隱瞞股票案被控,邱花了200萬新幣請新加坡最好的律師,兩個女兒無罪釋放。陳曾跟身邊人說,可惜他出不起200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