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節(jié):五感漫談(17)

感官品牌 作者:(美)馬丁·林斯特龍


那么,你的味道喜好從何而來呢?美國人天生就喜歡甜味,從幼年時期甜味就占據(jù)了他們的味蕾,但是苦味是他們一生都要學會去適應的一種味道。在美國以外的地方,苦味更受歡迎。

在我小的時候,在丹麥,我記得有一次學校帶我們?nèi)ヒ粋€甜品工廠參觀。當我走過一排已經(jīng)做成型的玉米圈時,我抓了一大把塞進嘴里,那應該是我很熟悉的香甜的芝士味道,但當我發(fā)現(xiàn)它什么味道都沒有時,大腦徹底懵了--真的是完全無味的。唯一的感覺就是嘴里塞滿一大堆奇怪的材料,味同嚼蠟。后來我才意識到甜品是需要在原材料上添加香料才能出廠的。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種可怕的空洞感,讓我時刻銘記味覺的重要性。

失去味覺通常會引發(fā)強烈的抑郁感。我有一個朋友正在經(jīng)歷這種不幸,她告訴我她寧可失去所有的感官,都不愿失去味覺。味覺和嗅覺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你失去了味覺,那么最頂級的芝士意粉,你也只能感受到它的材料和溫度。有一份報告指出,失去味覺的人會逐漸失去嗅覺。我們都認為嗅覺和味覺是理所當然存在的,也就意識不到其實世間萬物都是有氣味的,直到我們失去這些感官才能夠察覺到。

正如我剛才說的,味覺和嗅覺是緊密相連的。其實嗅覺比味覺更靈敏,而且有時還會起主導作用。當嗅覺失靈時,比如你感冒了,出現(xiàn)鼻塞癥狀時,80%的味覺也會跟著失靈。嗅覺完好、只是單一地失去味覺幾乎是不可能的。什么是全方位感官大餐?外觀、粘稠度、溫度,缺一不可。英國某著名醫(yī)療周刊的作者認為,當醫(yī)生靠近病人時,能夠通過嗅覺辨別出一些小病。有些特定的疾病會反映在體味里,比如患有傷寒的病人聞起來有全麥面包的氣味,而蘋果氣味則意味著身體上有壞疽。

大多數(shù)描述氣味的詞語都和食物有關。據(jù)估計,嗅覺要比味覺靈敏1萬倍--味覺是人類五感中最弱的感官。

烈焰紅唇

除了食品和飲料行業(yè),運用味覺做品牌宣傳還很少見。但是,這樣做的確能增強品牌的力度。事實上,《財富》前1 000名的企業(yè)中有將近18%的企業(yè)可以把味覺融進品牌中,但是幾乎沒有人這么做,即使是粗略地考慮一下都沒有。

和其他眾多的牙膏品牌不同,高露潔將它獨特的牙膏味道注冊了專利,這在行業(yè)中的確是個例外。然而直到現(xiàn)在,他們也沒有把這種獨特的味道延伸到其他產(chǎn)品中,包括他們的牙刷和牙線。所以,雖然高露潔產(chǎn)品具有統(tǒng)一的外觀,味道卻不相一致。

盡管如此,高露潔仍然成功地運用了感官進行品牌營銷,但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可以把牙膏的味道整合進全線產(chǎn)品中,在消費者中創(chuàng)造更大的影響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