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挖掘孩子身上的潛能寶藏(2)

媽媽我能統(tǒng)治世界嗎 作者:深海


海曼斯是比利時著名的生理學家,1938年,因發(fā)現(xiàn)了呼吸調節(jié)中頸動脈竇和主動脈的機理,證明了呼吸和血壓的調節(jié)作用,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yī)學獎。他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教育和培養(yǎng)。

老海曼斯是一位藥理學教授,當他發(fā)現(xiàn)小海曼斯在很小的時候就對科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時,他非常高興,于是決定認真培養(yǎng)和引導小海曼斯的興趣,希望他將來能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科學家。

聰明的小海曼斯總是向父親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次,小海曼斯問父親:“為什么人在潛水之前,越是多做深呼吸,就越能長久地待在水里呢?”

父親告訴他:“因為呼吸意味著人體的新陳代謝,供給氧氣,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多做深呼吸,血液中的氧氣增多,二氧化碳相對就少,呼吸自然可以減緩,甚至可以暫時停止。”

小海曼斯似乎聽懂了父親的話,接著又提出了新的問題:“人在潛水很久之后會感到胸口憋悶,心臟怦怦地跳動厲害,這些是不是跟血液中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有很大的關系?”

父親對小海曼斯敏捷的思維能力感到很欣慰,他開始詳細地解釋給兒子聽:“潛水時人會感到憋氣,這樣就引起呼吸緊迫,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所以人會感到心臟在劇烈地跳動。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的相互關系是非常微妙的,血壓上升時,呼吸減緩,血壓下降時,呼吸則會加速。”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小海曼斯的問題又冒出一個來。父親微笑著告訴他,這些知識在他將來學到生理課的時候就會理解了。

海曼斯在科學上能夠取得巨大成功,正是父親根據(jù)他的興趣和特長,并不斷地引導和發(fā)掘其潛能,從而才讓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一步步邁向成功。

在一定情況下,家長替孩子所做出的正確選擇和引導,可以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比如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及早地為孩子選定一個學習的方向,這樣孩子不管是偏向于文科、理科,甚至藝術或更細的分類,都可以有所側重地進行學習。而孩子學得越細越精,針對性越強,他的動手能力也會越強。這樣孩子以后才不會變成眼高手低,只會低頭讀書,不會抬頭看路的人。

其次,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選擇出現(xiàn)偏差時,一定要及時給予糾正,幫助孩子選擇真正有利于其發(fā)展的方向。

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年輕的時候,在學校里受到宗教的影響,決定當一名修道士,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宗教,這在16世紀的歐洲是一種普遍的甚至時髦的選擇。當伽利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文森佐的時候,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因為父親非常了解他,知道他是一個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很重的人,之所以選擇獻身宗教只是一時的感情沖動,以他的個性根本不可能長時間忍受修道院里冷漠、乏味、枯燥甚至令人窒息的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