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崇拜財神爺?shù)摹柏敻弧薄?/p>
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他內在的珍寶:他的“舍予”心態(tài)!
舒(二)
當你付出給世界,比世界付出給你更多的時候,那便是成功!
——亨利福特
一位朋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窮人問佛:我為什么這么窮?
佛回答說: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別人。
窮人又說:我什么都沒有,如何給予?
佛說: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五樣東西:1:顏施,即微笑處事。2:言施,多說鼓勵贊美和安慰的話。3:心施,敞開心扉對人誠懇。4:眼施,用善意的眼光給予別人。5: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
所以,只要我們愿意,每天都可以給予。
路易斯?海在她的書《啟動心的力量》里說:吸引財富的另一個方法是,奉獻你收入的10%,這個是由來已久的定律,我喜歡把它當成生命的回報,當我們奉獻了,生活就會越來越成功。
“舒”字告訴我們:開心地給予才是真的付出。
有的人一邊付出一邊抱怨,一邊付出一邊難過。這已讓原本美好的付出變了味,淪為了交易——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心中就生起埋怨和委屈。
明白“舒”的道理,我們才會真正舒心、舒懷、舒服、舒暢!
“舒”字的構造,已經(jīng)明明白白地講出了“施比受更有福”的哲理。
(插圖:舒 二)
懂
人要享誰的福,就要明白誰的道。
——王鳳儀
在一次訓練中,我曾經(jīng)跟一位母親對話,這個母親說他很愛兒子,但不知道為什么,兒子很逆反,不聽她的話。我給了她一個回應:你很愛他,但并不懂他。
無獨有偶,某次看電視時,屏幕上的一位心理學家在分析一個總是離家出走的孩子時說:孩子出走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出走。
不理解是因為沒有讀懂對方。
不懂對方,所以讓我們的愛無效。
有一首歌叫《懂你》。在我們說愛對方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我懂他(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