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節(jié)選)(1)

領(lǐng)導干部人文讀本 作者:高敬


○張岱年

張岱年(1909—2004),河北獻縣人,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哲學史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其學術(shù)研究主要分三個方面:中國哲學史的闡釋、哲學問題的探索、文化問題的研討。著有《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中國哲學大綱》、《文化與哲學》等。尤其是1984年以后,他在文化的內(nèi)涵、文化的民族性和普遍性、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西文化比較和建設(shè)新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中國哲學的基本觀點與基本傾向

中國哲學有一些基本觀點,表現(xiàn)了一些基本傾向。

天人合一與天人交勝

孟子講盡心、知性、知天,這是天人合一觀點的開端,但孟子沒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

孟子認為性的內(nèi)容就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所以盡心就能知性。孟子認為“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而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心性是天所賦予,所以知性也就知天。孟子此說,簡而未明。

《易傳》提出“與天地合德”的思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又提出“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及“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的原則,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荀子強調(diào)“明于天人之分”,以為“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愿其所參,則惑矣?!钡擒髯右膊环裾J天與人的聯(lián)系,認為“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p>

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人副天數(shù)”,講“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边@是天人合一的粗陋形式。

王充全面批判了“天人感應”思想,斷言:“天本而人末也”,“天至高大,人至卑小 ”。天與人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唐代劉禹錫進一步批判天人感應,提出“天與人交相勝”的學說,以為“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強者勝弱,“力雄相長”,是“天之能”;建立規(guī)范,“左賢尚功”,是“人之能”。劉禹錫比較明確地肯定了自然規(guī)律與人類道德的區(qū)別。

到宋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但也承認天之道與人之道有分別。張載強調(diào)“天人合一”,旨在批判佛教。他認為佛教“以人生為幻妄,以有為為疣贅,以世界為蔭濁”,是根本錯誤的:“以人生為妄,可謂知人乎?天人一物,輒生取舍,可謂知天乎?”天和人都是實在的,“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充滿于天地之間的氣,構(gòu)成了我的身體;作為氣的統(tǒng)帥的天地之性也即是我的本性。天與人是統(tǒng)一的。張載亦承認天與人的分別:“老人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是也;‘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則異矣。圣人豈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娜f物而不與圣人同憂’,則于是分出天人之道?!ト怂杂袘n者,圣人之仁也。不可以憂言者,天也。蓋圣人成能,所以異于天地?!?nbsp;天是“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的,人則不能無憂;天地可以說“不仁”,圣人則以仁為最高規(guī)范。

程顥以“與物同體”講天人合一,他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斓刂媒晕抑谩!薄搬t(yī)書言手足痿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圣之功用?!碧斓厝f物和我屬于一體,如果不認識天地萬物與自己屬于一體,就是麻木不仁。程顥又說:“人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不承認萬物一體就是“自小”。

程頤不講“與物同體”,而強調(diào)天道人道的同一性。他說:“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為天道,在地則為地道,在人則為人道?!蹦纤我院?,朱熹繼承程頤的觀點,王守仁繼承程顥的觀點,王夫之繼承張載的觀點。程朱、王守仁屬于唯心主義,張載、王夫之則是唯物主義,但都肯定天人合一。其中張載、王夫之也承認天人的區(qū)別,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天人既統(tǒng)一而又有別。

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觀點的復雜的涵義,主要包含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第二層意義是,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和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這第一層意義是正確的,而第二層意義混淆了事物的層次區(qū)別,是不正確。近代西方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原始人沒有把自己與自然界區(qū)別開來,后來文明進步,人們才將人和自然界區(qū)別開來,這標志著人的自覺??赡苡腥苏J為原始人的意識表現(xiàn)了天人合一觀點。應該指出,如果把中國哲學所謂天人合一看做是一種沒有達到人的自覺的思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應該承認,原始人不分人與自然,是原始思想。后來區(qū)分了人與自然,是原始思想的否定,而中國哲學所謂天人合一,則是否定之否定。張載以天人合一批判佛學,程顥強調(diào):“人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    這些都明確表明,中國哲學家認為肯定天人合一才達到人的自覺,這可謂高一級的自覺。把人與自然界區(qū)別開,是人的初步自覺;認識到人與自然界既有區(qū)別也有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才是高度的自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