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節(jié):十一屆三中全會(1)

強國之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興國的30個歷史關鍵 作者:洪向華


第八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

——社會主義時期的遵義會議

一、“文革”的結束與“兩個凡是”的桎梏

(一)“文革”結束后的民心所向

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早就對“四人幫”極其痛恨,希望盡早結束社會動亂,把我國建設成繁榮富強的現(xiàn)代化國家。這股猖獗十年、禍國殃民的政治勢力終于被掃除掉,真是大快人心!各地一連數日舉行集會、游行,人們載歌載舞,沉浸在多年未有的歡慶之中。

壓抑已久的中國人們急切地期待著中國能迅速擺脫困境,邁開大步向前進。但是,由于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以來,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左”傾錯誤的長期影響,尤其是10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嚴重,要在短期內消除這場動亂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亂是很不容易的。中共中央首先著手恢復黨和國家的正常秩序,對受迫害的干部、群眾進行平反,特別是澄清“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是非,讓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強烈要求。

(二)“兩個凡是”與鄧小平的復出

歷史的發(fā)展從來都不是筆直而又平坦的。中國人民思變的希望很快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打擊。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同時發(fā)表的社論卻提出“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按照“兩個凡是”的觀點,“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親自發(fā)動和領導的,打倒劉少奇、批鄧、打倒一大批老干部,把人民群眾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活動,定為反革命事件等等,都要“堅決維護”。以階級斗爭為綱,也是毛澤東提出來的,所以要“始終不渝地遵循”。這種對毛澤東生前的決策和指示拒絕作任何分析的觀點的出現(xiàn),說明長期以來“左”的指導思想還未從根本上改變。

“兩個凡是”提出不久,1977年4月,尚未復出的鄧小平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此后,他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兩個凡是”。陳云等一批老同志也反復強調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抵制“兩個凡是”的推行。

在全國局勢逐步穩(wěn)定的基礎上,在全黨的要求下,1977年7月召開的黨的十屆三中全會恢復鄧小平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鄧小平復出后,主動要求分管教育科學工作。他否定了曾得到毛澤東批準的“兩個估計”(即建國后十七年教育戰(zhàn)線是“黑線專政”;知識分子的大多數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肯定新中國成立后科教事業(yè)取得了很大成就,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使知識和知識分子重新受到重視,開始了科教領域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的努力下,1977年秋,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得以恢復,當年有工人農民、上山下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共計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雖然按當時的辦學條件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但是它卻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加入到求學大軍中去,在廣大的最富熱情與激情的青年人中,點燃了新的希望。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國3500多萬黨員。這次大會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因而沒有從根本上著手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十一大雖然沒有完成“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制定新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任務,但鄧小平重新當選中央副主席,并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對中國后來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978年2、3月間舉行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五屆一次會議,國家政權機關和政治組織的重新恢復工作,對于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改革開放的領導集體的組織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文革”后的困境與徘徊

由于黨內對“文革”思想分歧嚴重,致使“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的兩年間,黨和國家的工作依然在以往的軌道上滑行,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沒有從指導思想上徹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現(xiàn)歷史的轉折,而是繼續(xù)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左”傾理論,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框架內“抓綱治國”,結果導致在前進道路上出現(xiàn)徘徊局面。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和社會心理都熱切盼望中央從指導思想上徹底清理“文化大革命”時期 “左”的錯誤,在總結以往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探索出一條能使生產力得到更大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快提高、國家能更加富強的新道路。

二、真理標準大討論吹響了撥亂反正的號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