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幾個主要原因:第一,社會主義取得革命的勝利,不是在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在落后的不發(fā)達的社會取得了勝利。現(xiàn)在在俄羅斯和西方有一些人認為,搞十月革命是錯的,完全是由一部分人的意志來決定,要搞這個革命。我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歷史就是歷史,誰也不能決定歷史的發(fā)展趨勢。偉大的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這都是歷史的現(xiàn)實。這不是歷史的悲劇,而是歷史的發(fā)展。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有一個問題,社會主義在落后國家取得了勝利,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表現(xiàn)、展示自己。社會主義革命在俄羅斯,在中國,在東歐勝利時,沒有很好的成熟的歷史條件來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取得社會主義勝利的這些國家,都沒有像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發(fā)達的工業(yè)技術。社會主義不具備這些歷史性的條件。當時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遠遠低于英國、法國這些發(fā)達國家,當然這也不是件壞事。錯誤的是我們當時沒有理解,社會主義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才能建成,而資本主義是用了很長的歷史時期來發(fā)展自己的。所以斯大林在1936和1938年就宣布,社會主義在蘇聯(lián)已經勝利了。進行十月革命才二十年,在一個落后的俄羅斯就勝利了。
赫魯曉夫宣布,到八十年代末共產主義要在蘇聯(lián)實現(xiàn)。這也是一種幻想,一種烏托邦思想。鄧小平說得對,搞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都要一百年。這就是說社會主義要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來解決它在取得革命勝利時沒有解決的社會遺留給它的一大堆問題。
社會主義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它沒有建設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的理論。我說了馬克思、列寧都是天才,但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天才,十九世紀的天才。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列寧也去世了,這些天才都沒有了。李卜克內西、盧森堡他們這些人,也都離開了歷史舞臺。伯恩斯坦早就不同意蘇聯(lián)、俄羅斯式的社會主義。他批評俄國式的社會主義,但并沒有提出更好的社會主義理論。
在我們保加利亞,在其他東歐國家,實際上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了,使它喪失了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當時沒有對社會的現(xiàn)實進行科學分析,沒有對當時世界的現(xiàn)實,對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僅僅把社會主義看作是一種光明的未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弱點和缺陷。我們的實踐證明,如果我們把社會主義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那么它不可避免地要失敗。換一種說法,馬克思主義在我們這些東歐國家的危機,導致了我們社會主義的失敗。
還有一條原因,在我們這些國家,沒有建立強有力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當然,社會主義在蘇東國家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改造了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在蘇東國家,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了資本主義不能創(chuàng)造的一些東西和他們做不到的一些事情。例如,給人們分配了住房,讓大家有工作,有穩(wěn)定的經濟收入,有醫(yī)療保障,有免費教育,關心婦嬰,關懷老年人,這些歷史性的權利,是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向我們提供的。但是我們的經濟基礎卻遭到了很大的損失、破壞。我們的經濟體制不能為我們很快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提供前提。如果我們的經濟迅速發(fā)展,就要引進外國的新技術。而要引進新技術,黨內就要罵,說不應該引進西方的新技術。所以我們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距離拉開了,我們的經濟失去了競爭力。我們的勞動生產率就低于資本主義國家。
馬克思主義說,社會生產力低下的社會、沒有競爭力的社會,是無法跟那些先進的生產力競爭的,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當時的現(xiàn)實。我們社會主義的模式是蘇聯(lián)模式,它沒有市場,對世界經濟是封閉的,而且完全消滅了私有制。二戰(zhàn)以后,季米特洛夫曾經提出了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三個毛病或特點,第一就是社會主義應該搞混合經濟,包括國家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這三種經濟成分。要使保加利亞經濟適應歐洲的社會經濟發(fā)展。
這就是說,社會主義要搞改革,中國今天所進行的改革,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中國建立了自己的經濟體制,當然也有問題和困難。但是如果沒有競爭的經濟,就沒有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