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賽后說,"王皓打得太緊,沒有放下包袱。奧運會的比賽就是這樣殘酷,可能我們把自己的位置擺高了。"比賽的同時,在央視轉(zhuǎn)播間觀看比賽的王皓父親王忠全也是目睹了兒子無緣冠軍的過程,盡管失利,但王忠全表示王皓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說真的,我一直認為王皓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奧運會銀牌雖然暴露了王皓的很多不足,但是足以證明王皓的能力和潛力。"知子莫若父,作為父親,王忠全對兒子的表現(xiàn)是滿意的。
比賽當(dāng)天,北京時間凌晨4點,家中的電話響了,王皓的媽媽劉志英一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她知道這一定是遠在雅典的兒子打來的,因為按照習(xí)慣,在比賽的前后,王皓都會給家里打通電話。而這次參加奧運,卻是王皓第一次給家里打電話。此時離王皓比賽結(jié)束已經(jīng)半個多小時了。聽見話筒接通了,但緊接著嗯的一聲就沒了下文,"樂樂"---劉志英輕輕地喚了一聲他的小名,電話那頭依舊沒有說話,只能聽見斷斷續(xù)續(xù)的嗚咽聲,"你是媽媽的兒子,是個男子漢,要學(xué)會堅強。"劉志英試圖安慰一下兒子,沒想到那頭的王皓聽見媽媽的聲音后神經(jīng)受到了觸動,經(jīng)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哭完了,他什么也沒有說就把電話掛下了。半小時后,他又打來電話,依舊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哭,這樣來來回回打了6次,哭了6次。劉志英反復(fù)撫慰道:"樂樂,不管是金牌還是銀牌,在媽媽眼里都是金牌,你都是最棒的。能夠打進決賽,已經(jīng)相當(dāng)不錯了。八一隊的教練也對成績表示滿意,這是八一隊乒乓球隊員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當(dāng)年,接受記者采訪時,王皓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我家電視基本上就是體育頻道,其他的頻道很少看。每次在國際大賽上看著咱們的運動員得了冠軍,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都跟著掉淚。好像感覺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都是我們的孩子,他們今天能站在最高的領(lǐng)獎臺上,真是太不容易了。聽到很多人都說,王皓在雅典是失敗的,可是我并不這么認為,雅典的失利對王皓來講是一個損失,但同時我認為更重要的對他來講是個財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雅典的失利能讓王皓少走很多彎路,也讓王皓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的踏實。"
"決賽那天,我被央視請到北京演播室作嘉賓,王皓媽媽則留守長春看直播,比賽打完后,我們都被這個結(jié)局驚得說不出一句話,因為,此前王皓和柳承敏多次交鋒,王皓保持全勝。后來,我把電話打到了雅典,說'兒子啊,不能老是悲傷,不能一蹶不振,你要堅強些,后面還有世乒賽、世界杯和2008年奧運會。"聊起王皓雅典輸球后那一刻的點點滴滴,王忠全一切仍歷歷在目:"太刻骨銘心了。"
全國的電視觀眾也都看到了比賽時的一幕。對于王皓來說,這段經(jīng)歷是刻骨銘心的,此前王皓與柳承敏7次交手,七戰(zhàn)七勝,決賽前王皓堅信自己能贏,而且蔡振華、劉國梁等知名教練員更是堅信王皓能贏,可是在比賽中放手一搏的柳承敏成了王皓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比賽結(jié)束后,王皓低著頭走下賽場,便把頭深埋在毛巾里……此后,一周多時間,王皓幾乎天天是以淚洗面,因為他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因為他認為這場球不應(yīng)該輸,他讓教練和隊友失望了。
雅典之后那個脫胎換骨的王皓
如果說2004年的王皓經(jīng)歷了人生最迅速而難忘的一次成長,那么2005年上海世乒賽被梅茲逐出八強,則讓他徹底嘗到了失敗的滋味。接著,十運會男團亞軍、男單亞軍、世界杯男單亞軍……兩年內(nèi),究竟拿了多少亞軍,王皓自己也說不清,可他的雙眸中已然多了分滄桑和憂郁。"就差一點"的經(jīng)歷,恐怕誰也沒有王皓體會深??偰苓M決賽,可總是拿不了冠軍,王皓就這樣步入了一個亞軍怪圈。
有一段時間,王皓專門找來臺灣作家李敖的那本《就差一點》翻翻,老差一口"氣"的他希望能從別人身上借鑒一些東西。雖然,書里寫的都是其他領(lǐng)域的人和事,但很多東西是相通的。王皓相信,這會對他打球有幫助。"人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堅持,有時真的就只差那么一點,如果再堅持一下,可能就做到了。"這是他從讀書中獲得的感悟,轉(zhuǎn)化到訓(xùn)練中就是,平時訓(xùn)練多摳一分球,比賽中可能就是兩三分,可如果放棄一分,到比賽時可能就是一局沒了。"自從雅典奧運會后,自己想輸贏想得比較多,無形中給自己一種壓力。在比賽中,特別希望自己能打好,包括2005年世乒賽單項,自己也非常想證明給大家看,可事實有時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全運會、世界杯,我都打進了決賽,可最后向冠軍沖擊時都失敗了,交的學(xué)費也比較高。在決賽中輸球很難受,對人的打擊也比較大。自己始終憋著一口氣,可到了決賽離冠軍近了,心里又難免犯嘀咕,就怕又打個第二,心里還是有點陰影。"
的確,雅典奧運會的失利讓王皓長時間陷入了運動生涯的低谷,但是王皓并沒有退縮,他埋頭苦練、臥薪嘗膽,終于在2006年底的多哈亞運會上,迎來了第一個轉(zhuǎn)折點。那次多哈亞運之戰(zhàn),王皓與柳承敏兩度狹路相逢,在團體賽中,王皓連珠炮般的左右快攻,使柳承敏疲于奔跑應(yīng)對,而王皓旋轉(zhuǎn)多變的弧圈球,徹底突破了柳承敏堅實的防線。在男單半決賽中,王皓面對復(fù)仇心切的柳承敏,牢牢地掌控了賽場的主動權(quán),尤其是在第三局的拉鋸戰(zhàn)中,柳承敏咄咄逼人的攻殺頻頻奏效,而王皓則在被動中從容反擊,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