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到北京,下了火車,呂濟民就去文化部報到,手續(xù)一完,顧不上去招待所吃飯、休息,就往故宮跑,在故宮里轉了大半天,直到閉館才出來。呂濟民回憶說:"故宮實在太迷人,到那里參觀我簡直忘了一切,沒吃飯轉了大半天,竟不覺得肚子餓。"呂濟民沒有想到自己日后竟成了這里的掌門人。
緊接著,呂濟民在北京備課一個多月,每天都到北京圖書館學習。通過連續(xù)4天的考試和隨后的面試,呂濟民如愿通過留蘇考用,在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一年半。
1957年10月,懷揣著夢想的呂濟民等100多人穿上了國家發(fā)放的中山裝或西裝,在《歌唱祖國》的歌聲中離開北京,第一次踏上了開往異域的火車。"我分配在莫斯科圖書館學院學習。當初成立時稱莫斯科文化學院,設有圖書館系、博物館系和群眾文化系。當時,有7名中國學生,有6人是學圖書館專業(yè)的,只有我一個學群眾文化專業(yè)。我是研究生,院長決定由群眾文化教研室主任卡爾波夫擔任我的導師,并確定了我必修課和選修課等有關問題。還有越南、蒙古、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等國學生在那里學習,對我來說是換了一個方式學習和生活。"呂濟民說,他最幸運的是,到莫斯科不久,就同在校的中國學生一起參加和聽取了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大學所作的演講。讓呂濟民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的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俊賢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知識、青春和熱血。
此時,毛澤東率領龐大的代表團參加十月革命勝利40年慶?;顒?,并出席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大會。這是毛澤東第二次出國,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國。11月17日,莫斯科大學,呂濟民等數(shù)千名中國留蘇學生和實習生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期盼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下午6時許,當毛澤東主席和鄧小平、彭德懷、烏蘭夫、楊尚昆、胡喬木等領導人出現(xiàn)在莫斯科大學主樓的大禮堂時,全場沸騰,歡聲雷動。呂濟民迄今還記得,毛主席高興地走到講臺的前沿和兩端,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毛主席一開頭就對留學生們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他還教導同學們說:"青年人應具備兩點,一是朝氣蓬勃,二是謙虛謹慎。"呂濟民回憶說,在講話中,毛主席縱論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的名言。毛主席的講話親切和藹,風趣幽默。臺上臺下,有問有答,其樂融融,大廳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為了滿足更多同學能親睹領袖風采、聆聽領袖教誨的愿望,毛澤東又特地從大禮堂來到學生俱樂部,對早已聚集在那里等候的數(shù)百名留學生說:"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謙虛;第二,祝你們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第三,和蘇聯(lián)朋友要親密團結。"呂濟民說,毛主席近一個半小時的接見和講話,使大家沉浸在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之中,"為黨奮斗50年"、"為祖國工作50年"的口號聲響徹禮堂。當晚,呂濟民失眠了……
不能輕易忘記傷痛的過去
留蘇期間,呂濟民參觀了數(shù)十座蘇聯(lián)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他深深地戀上了博物館建筑及其藏品,同時希望某一天能投入到博物館事業(yè)之中。
1961年3月,學成歸來的呂濟民已是副博士研究生,"到北京,教育部安排集體學習休整兩個月后,我被分配到國家文化部機關,先是在文化部群眾文化局,后又到文化部政治部工作,曾到農村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調查研究,并參加了首批中央農村文化工作隊"。
"西涼波映甘棠閣,南浦煙橫汀泗橋。"這是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生前送給呂濟民的書法作品。"甘棠"和"汀泗"這兩個在鄂南咸寧的地名在呂濟民的心目中無法抹去。他回憶說:"'甘棠'這個地方以前是否有閣,沒有查考過,但'甘棠鎮(zhèn)'幾乎是同我們干校連在一起的,而且周圍10多里地只此一個小鎮(zhèn),是我們常去的地方。至于汀泗橋那名氣就大了,當年葉挺率領的獨立團奮勇攻擊,擊潰吳佩孚主力部隊2萬余人,占領汀泗橋,對北伐軍奪取武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為紀念陣亡將士,1929年國民政府在此興建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墓、紀念碑和紀念亭。1985年我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時,同湖北省文化廳撥??顚Ρ狈ネ°魳驊?zhàn)役遺址的陣亡將士墓、紀念碑和紀念亭進行修葺加固,并增建了陳列室和圍墻。1986年鄧小平為汀泗橋戰(zhàn)役遺址題名'獨立團烈士陵園'。1988年國務院公布汀泗橋戰(zhàn)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在咸寧"五七干校"期間,曾到過汀泗橋,那時無人管理,一片荒涼。1991年夏,我專程去了一趟汀泗橋,汀泗橋已是面貌大變,維修加固了遺址和紀念建筑,劃定了保護范圍,設有專人管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