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太炎與黃侃:大國手門下出大國手(13)

浪淘盡:百年中國的名師高徒 作者:劉宜慶


蔡元培認為:暗殺需要自制方便、秘密、快速而且容易偽裝隱蔽的武器,基于這一想法,他決心自制化學毒藥。要自制化學毒藥就需要有懂化學的人,他馬上將愛國女校的化學教員俞子夷吸收入團。俞子夷說:"我配制氰酸,一試即成。"蔡元培叫工友弄來一只貓,強令服了幾滴,貓即中毒而死。后來蔡元培又認為液體毒藥使用還不太方便,易被人發(fā)覺,如能改成固體粉末更好,于是急去書店買了一批藥物學、生藥學和法醫(yī)學書籍,親自領導研究。不久,蔡元培覺得還是用炸藥更好一些,隨即轉向研究炸藥。

為了早日研制出威力大、體積小的炸藥,蔡元培帶領研制小組攻關,終于自制出了一種理想的炸藥。另外,蔡元培認為女子去實行暗殺比男子更隱蔽些,因而他在愛國女校特別注重化學課的講授,以便培養(yǎng)暗殺種子。蔡元培等人還制造炸彈,跑遍上海的五金店,也沒有找到可以代為制造精良的彈殼者。光復會的另一位組織者陶成章翻譯催眠術,蔡元培對此非常感興趣,"據說此術亦可用作暗殺工具"。

另據陳獨秀的回憶,他也參加了上海暗殺團,在上海學習暗殺手段一個多月,幾乎天天與蔡元培在實驗室里學習制造炸藥,倆人常常聚談,相處親密、融洽。陳獨秀在《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中回憶說:"我初次和蔡先生共事,是在清朝光緒末年,那時楊篤生、何海樵、章行嚴等,在上海發(fā)起一個學習炸藥以圖暗殺的組織,行嚴寫信招我,我由安徽一到上海便加入了這個組織,住上海月余,天天從楊篤生、鐘憲鬯實驗炸藥。這時孑民先生也常常來實驗室練習、聚談。"

暗殺團成員吳樾,著有《暗殺時代》一文,"該文的威力不亞于另一顆更大的炸彈,它鼓勵革命黨人把暴力直接訴諸于專制獨裁者的肉體",令清廷心驚肉跳。1904年,吳樾兩度謀刺陸軍部尚書鐵良未遂。當時清廷為緩和革命空氣,宣布預備立憲,1905年9月,派載澤、端方、徐世昌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他們在前門車站登車,吳樾暗藏炸彈尾隨登車,因車身震動,他未及投擲,炸彈就爆炸,五大臣中只有兩人受輕傷,而吳樾以身殉國。孫中山贊其"浩氣長存",這位在今天看來無異于"恐怖分子"的暗殺者,時年26歲。為吳樾提供炸彈的楊篤生,是蔡元培暗殺團的成員,恨制造炸彈技藝不精,出國留學英倫,研究物理學。他想在武器制造方面有所突破,徹夜補習,因腦力不濟而患有劇烈的頭痛癥,有心回國殺一二滿人,以求死刑,未果。最終于1911年8月5日蹈海而死。蔡元培稱之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當各地革命情況高漲之時,蔡元培將光復會并入同盟會,光復會在上海的活動停止。自1907年7月起,蔡元培在德國留學四年,努力探究西方文化,從革命家成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界一位學貫中西、熔冶中外新舊于一爐的大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