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苦的莫過于不得不一個人從頭摸索該如何學、學什么。一開始,我先潛入無法就讀的大學,偷偷旁聽建筑系的課程。在那一兩個小時的課程中,是找不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的。于是我到處收集、購買了大學建筑系用的教科書,并計劃在一年內讀完。在打工時,我也
趁午休時間邊啃著面包邊讀書;晚上也舍不得睡覺,繼續(xù)翻著書看,就這樣硬是達成了目標。坦白說,這些書的內容我有一半看不懂,也搞不懂有些內容是否真的有必要放在書里,但還是從中隱約掌握到大學建筑教育屬于什么樣的知識體系,我認為這并非一無所獲。
只要碰到讓我感興趣的事物,我都會想挑戰(zhàn)看看,例如去聽建筑和室內設計的函授課程,還有上設計學的夜校。至于打工,因為自己天生缺乏耐性、易怒,所以不管什么工作都做不久,也沒有學到什么技藝。而我的工作單位不限于設計事務所,我接二連三從事了許多與建筑相關的瑣碎繁雜工作。
遇見勒? 柯布西耶1 的作品集,就是在每天自學摸索的20 歲時。
在大阪道頓堀的“ 天?!迸f書店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本書,作者名字是屢次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建筑書籍中的勒? 柯布西耶。我不經(jīng)意地拿起來隨便翻閱,瞬間直覺告訴我:“ 就是它了!”
照片、草圖、設計圖、法文的內容與書的版型相互呼應,有美感地排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