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團隊孵化器(3)

創(chuàng)業(yè)在微軟:微軟亞洲工程院成長啟示 作者:許鳳婷


由于早期人手不足,所以盡管每個項目都很緊急,但大家都有“不分彼此”的共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以達到最佳資源配置。

就這樣,梁文杰被“借”到了Exchange項目組,沒想到,這一“借”就是六年。

為了讓這個從總部“要”來的第一個項目一炮打響,工程院從各個團隊抽調人手支援。很快,姚國材就組建起了一個小小的團隊,其中既有微軟的員工,也有來自國內合作伙伴的人手,連兵帶將一共8個人。但是,姚國材發(fā)現(xiàn),除了他的頂頭上司林斌和他自己有Exchange的開發(fā)經驗,其他的人都是新手。另外,團隊里還有一名“外援”——剛從總部回來的測試經理陳天。由于當時測試人員尤為欠乏,陳天和有限的幾個手下無法專職服務于某一個項目,只能分別對它們進行支持。

Exchange團隊的8個年輕人很快熟絡起來。他們在以后的3個月中幾乎是不間斷地工作,有的人甚至生病了還堅持工作。在開發(fā)項目之余,姚國材還要對招上來的新手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不僅限于技術,還包括提高新員工的溝通能力和英語水平。

初出茅廬的梁文杰加入Exchange項目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項目的領導者姚國材比他還要緊張。

姚國材從總部拿著項目過來時,只買了一張單程機票,作好了背水一戰(zhàn)的準備:“無論成不成功,我都不會回總部了。”

然而,這個項目組的成員們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面臨的壓力不僅僅來自時間的緊迫——雖然工程院成立已經一年了,但仍然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項目開發(fā)流程。

“一開始我們就像手工作坊,對質量的管理停留在概念階段,并不是很系統(tǒng)?!被貞浧鸺尤牍こ淘褐醯慕洑v,梁文杰和他的伙伴們既興奮,但也有些迷茫:“關鍵是不光要把代碼寫出來,還要搭建開發(fā)流程?!?

幸而,姚國材是有備而來的。他從總部拿來了一份“How to”文檔(指引手冊),里面詳細地對開發(fā)流程作出了指引。在總部,這可是項目開發(fā)人員的“法寶”,新手們可以按照這份手冊按部就班地工作。

但是,由于資源、環(huán)境的差異,雖然手持“指引手冊”,工程院也不可能照搬總部的做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