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清也可以說不(9)

重讀晚清六十年 作者:端木賜香


雖說端郡王在愛新覺羅家以智商低下而聞名,比張學良的媳婦兒、老丈人差遠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尊:自己的兒子被立了儲,自己也使人婉勸外國公使入賀了,外國公使按慣例也應該前來的,他全家總動員,在家里大擺宴席,大賞各路來客,可是公使們居然不給面子,端王又不能像于小姐那樣,以傲慢對付傲慢,真是氣死了。洋人們絕沒有想到,對于大清家事的不支持,居然成就了大清家里的首號反帝愛國英雄——“自是載漪之痛恨外人,幾于不共戴天之勢”。

太后也是如此。做寡婦四十年了,誰敢對她說半個不字呢?老實說,國內的反對她不在乎。她隨便一個懿旨,全部擺平。但是外國人的眼色不看則是不行的。太后本來預定庚子年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國的元旦(1900年1月31日)讓光緒皇帝行讓位禮,讓溥儁登基,改元“保慶”的。但是外國公使集體晾她的菜,再加上慶親王奕劻與榮祿也以此諫止,搞得太后也不敢立行廢立了,只在這一天派溥儁代光緒帝行禮,將其接入宮中,做了大阿哥。這一切,都讓太后耿耿于懷!

就在耿耿于懷中,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另一股力量,這股力量讓太后與端王瞅上了——現成的炮灰,我們正好可以借以打鬼嘛!

(二)一個傳教士引發(fā)的血案

這股力量誕生于直魯大地,名為義和團!

魯西南以曹州府為中心的大刀會、直魯邊界以趙三多為首的梅花拳和魯西北以朱紅燈、心誠和尚為代表的神拳構成了義和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與中國民間流行的各種會匪并無區(qū)別。只不過,這時的他們專以洋人,尤其是以傳教士為對象,因為民眾對洋人存有多年的積憤。還是那句話,對中國百姓來講,政府即使被外國打趴下了,改朝換代了,也不關他們的事。

但是生活倫理關他們的事,正如顧炎武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所謂的“天下”既不是一個朝代,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文化中與底層百姓密切相關的,其實就是生活倫理與社會秩序。而基督教的東傳,既與中國舊有的生活倫理沖突,還打破了現實的社會秩序。中國百姓不管是理智上,還是情感上,皆不能接受,具體表現為民教沖突愈演愈烈。這里所謂的民,乃是恪守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倫理綱常的中國之民;所謂的教,乃是傳教士及他們庇護下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國教民。雙方的沖突由來久矣!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籠統(tǒng)規(guī)定:“耶穌、天主教原系為善之道,自后有傳教者來至中國,一體保護?!泵绹谥忻馈锻麖B條約》中要求:“除了傳教士能在五口傳教之外,還可以建立教堂?!狈▏遣缓酰谥蟹ā饵S埔條約》里進一步規(guī)定:法國可在五口建立教堂,倘有中國將其禮拜堂、墳地觸犯毀壞,地方官照例嚴拘重懲!

這三個條約被西方傳教士看作對華傳教事業(yè)中劃時代的新標志。有人宣稱:“上帝與這般人民打交道,路總算打開了,他把他們帶入審判,要向他們顯出憐憫?!钡欠▏矫嬲J為,僅準許西方人在五口傳教、建教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國自雍正皇帝起,就把天主教打作邪教,不準他的子民信了。于是他們通過當時的兩廣總督耆英向道光皇帝申請中國內部馳禁天主教。道光批準了。法國再進一步,要求歸還雍正年間被查抄封閉的天主堂舊址,道光也批準了,但是他的諭旨明確規(guī)定,雖然天主教不再是邪教,中國人可以信了,但是西方傳教士只能在五口傳教,不得進入內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