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 黃金是白銀的指針
同樣是貴金屬,同樣具有優(yōu)質(zhì)物理特性,又同樣使用美元計價,相同特質(zhì)使得大多數(shù)情況下白銀的價格走勢與黃金的關(guān)聯(lián)度很高,價格運行方向基本一致,黃金在研究白銀價格走勢時具有參考意義,反之亦然。
從黃金2009年與各投資品種的相關(guān)性比較來看,白銀與黃金的正相關(guān)程度最高,說明它們之間的價格聯(lián)動十分密切:
1980-1996年,黃金價格從100美元/盎司上漲至850美元/盎司,同期白銀價格從4美元/盎司上漲至50美元/盎司;
2003-2007年,黃金價格從350美元/盎司上漲至835美元/盎司,同期白銀價格從45美元/盎司上漲至158美元/盎司;
2008年伊始,當黃金沖擊1000美元/盎司歷史高位之時,受貴金屬的聯(lián)動及投機因素推動白銀價格也不斷走強,3月中旬已達到21美元/盎司,創(chuàng)1980年以來的最高值;
2009年,黃金全年上漲255%,同期白銀全年上漲487%,漲幅接近黃金的一倍。
此外,黃金/白銀的比率也會給出些許指引。從趨勢來看,黃金/白銀的比率與銀價無明顯相關(guān),但是當黃金/白銀的比率接近階段性頂部與底部時,就具有對黃金及白銀價格走勢進行判斷的指導意義。當黃金/白銀的比率接近40-50時,銀價往往處于階段性的高位;而該比率接近75-85時,銀價往往處于階段性的底部。
隨著國際金價的節(jié)節(jié)攀升,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zhuǎn)向價格相對低廉的白銀的投資價值的挖掘上,亞洲及中東地區(qū)的金飾買家也開始對銀飾產(chǎn)生興趣,白銀市場人氣劇增。由于白銀漲勢迅猛,自2008年11月份至2011年初,黃金/白銀的比率一路下滑,已跌至60下方。
Silver-Investorcom的分析師David Morgan稱,由于投資需求加上工業(yè)需求的增加,到2012年將出現(xiàn)白銀供不應求的情況,預計黃金/白銀的比率將跌至50下方。在某一時刻,黃金/白銀的比率將戲劇性地大跌至16,重復1980年白銀上漲至50美元/盎司的歷史一幕。
最后一個市場指針——美元,也是白銀的決定因素。
白銀與黃金一樣,在主要交易市場上是由美元標價的,所以在大部分時間里白銀和美元呈現(xiàn)負相關(guān)性。作為決定因素之一,美元的貶值令白銀相對便宜,刺激白銀的購買增加。在此條件下,白銀可與黃金同一視之,故在此省去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