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三十年
●1982年 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
●1985年 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長城站
勝利建成
●1987年 中國在超導體研究上獲重大突破,首次發(fā)現(xiàn)了起
始轉變溫度在100K以上的超導體
●1990年 由謝飛導演姜文主演的電影《本命年》在“西柏
林電影節(jié)”上獲“銀熊獎”
●1997年 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一屆政府官員
●2000年 江澤民出席廣東茂名高州市領導干部“三講”教
育會議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老干部退休
進退之間 新老交替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相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p>
晚年陳云在練習書法時,喜歡把鄭板橋的這首詩抄送別人。
這位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在其生命的最后歲月,看到年輕干部不斷成長倍感欣慰。
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隨后,一批為共和國作出了卓越貢獻的老干部大規(guī)模引退,同時,一批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同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成立了過渡性機構中央顧問委員會,作為“中央委員會政治上的助手和參謀”。10年后的中共十四大,年滿兩屆的中顧委“完成歷史使命”后撤銷。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這為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建立領導干部退休制度起了一個緩沖作用。以此為發(fā)端,之后二十多年,中國逐步建立了干部任期制和公務員制度,使得干部管理和退休逐步規(guī)范化、制度化。
“選拔接班人這個事不能拖”
上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在總結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些經驗教訓時,就提出要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但是,這一設想在此后的近30年里并無進展。
“這是個遺憾”,汪玉凱覺得,在老革命家、開國元勛健在的年代,當時既沒有高級領導干部的任期制,也沒有建立離退休制度,對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形成了阻礙。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廢除職務終身制、實現(xiàn)干部年輕化被重新提上日程。
1979年3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的陳云提出培養(yǎng)年輕干部。對此,鄧小平也很重視,他對王洪文的一番話念念不忘,1975年,“四人幫”在四屆人大搶班奪權失敗后,王洪文叫囂“十年后再看”,意指他們年輕,有的是時間。
1979年7月29日,鄧小平重提此事,表示“王洪文說的十年后再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11月2日,他在副部長以上干部大會上提出建立退休制度,“選拔接班人這個事不能拖,否則搞四個現(xiàn)代化就會變成一句空話?!?/p>
但是,當時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是,新中國成立后提拔的年輕干部少,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年輕干部需要老同志傳幫帶。
“成立顧問委員會是個很好的辦法。”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姚監(jiān)復說,解決了傳幫帶、接力棒的問題。對于設立顧問,陳云批示:“退當顧問和離休制度,勢在必行?!?/p>
1980年9月10日,陳云、鄧小平、李先念等元老同志辭去了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一些老人對退休還是挺支持的?!?3歲的石山老人新中國成立后曾給譚震林當秘書,譚震林進入中顧委后對他說:“我們這幫80多歲的人,什么都不能干了,應該讓年輕人上?!?/p>
“讓老干部退休障礙重重”
“實際上推行離退休制度是有阻力的?!?982年底,時年67歲的石山從中科院副秘書長的崗位上退居二線,到國務院農村政策研究室當顧問,處于“半退”狀態(tài),當時他覺得能看得開。
但他見到一些剛60歲出頭的老干部不愿意退休,特別是一些“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倒,剛恢復工作還沒有幾年的人更不樂意,他們被耽誤了十年,重新工作正干勁十足,對退休難以接受。
鄧小平自己在文獻中也提到過“讓老干部退休障礙重重”,除了不想退的老人之外,還有些是擔心年輕人經驗少,擔不起重任。
因此,在當時提拔一個年輕干部很不容易。1982年,胡耀邦在政治局會議上說,“近幾年提了一些年輕人,阻力很大,提不上去,去年提了兩位部長,一位是郝建秀(1981年至1982年任紡織工業(yè)部部長),四十幾歲,打通思想就打通了半年,第二位是李鵬,電力部長,說服的時間就更長了?!保ā痘貞浉赣H胡耀邦》第467頁)
阻力不僅體現(xiàn)在高層,也來自民間。
1980年5月,湖南錫礦山一位叫楊尊開的同志給中組部寫信稱:“解決干部年齡偏大,水平偏低的狀況非常必要,但對黨政機關吸收新干部,主要從大中專畢業(yè)生或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青年中擇優(yōu)選拔,有些想不通。”
對此,時任中組部部長的宋任窮親自回了一封近2000字的長信,表示“社會主義的四個現(xiàn)代化,迫切要求我們的干部隊伍逐步實現(xiàn)年輕化、專業(yè)化”,1980年6月26日的《人民日報》予以全文刊登。
“老干部可以看戲坐頭排”
盡管有反對之聲,但現(xiàn)實形勢逼人。
1981年5月下旬,陳云將自己的文章寫給胡耀邦和鄧小平,“因積勞成疾而死亡的人越來越多,開追悼會的消息幾乎每天都有……這樣下去,書記處的現(xiàn)狀斷然難以為繼?!?/p>
鄧小平看完后批了一句話:“老干部這方面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好?!贝撕?,鄧小平還表示,“再過三五年,如果我不解決這個問題,要來一次災難。”
同時,對老干部的安排,陳云強調要使人心安定,要準備在這方面花點錢,有的地方可以搞干部休養(yǎng)所,有些老干部離休以后醫(yī)藥費困難,國家可以花一點錢,不管怎么樣,這些錢花得起,一年幾個億就夠了,再多花一點也可以。當然不只是錢的問題,還要有思想工作?!坝性S多是可以不花錢的,看戲坐頭排,開會上主席臺,并不要花錢?!保ā蛾愒苽鳌返?704頁)
1982年2月18日,鄧小平在會見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時說:“干部老化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p>
兩天后,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這距1980年2月十一屆五中全會提出廢止終身制,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
10年650余萬干部離退休
這一影響此后20多年里干部培養(yǎng)和隊伍建設的重大《決定》指出,妥善安排新老干部的交替,已成為當前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建立老干部離休退休和退居二線的制度是必要的。其中,退居二線,包括當顧問和榮譽職務,不屬于離休、退休。
《決定》規(guī)定:擔任中央、國家機關部長、副部長,正職一般不超過65歲,副職一般不超過60歲;擔任司局長一級的干部一般不超過60歲。離休退休的老干部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還要略為從優(yōu)。
是年9月,中共十二大正式宣布在中央和省級設立顧問委員會,大會選出中顧委委員172名。9月13日,中顧委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78歲的鄧小平為中顧委主任,薄一波、許世友、譚震林、李維漢為副主任。
鄧小平指出:“顧問委員會是一種過渡性質的組織形式,最根本的應該是建立退休制度?!?/p>
10年后,中共十四大決定不再設立顧問委員會。
這一年適逢《中共中央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頒布10周年,新華社1992年9月8日報道稱,“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93萬干部離休,464萬干部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