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齊物論(10)

乘物游心《莊子》 作者:李道湘


 

【原文】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①。君乎,牧乎,固哉②!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吊詭③。萬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p>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暗④。吾誰使正之⑤?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⑥?”

“何謂和之以天倪⑦?”

曰:“是不是,然不然⑧。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⑨;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之相待⑩,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于無竟,故寓諸無竟。”

【注釋】 

① 竊竊然:明察自知的樣子。

② 君:君主。牧:牧民。固:固陋。

③ 吊(dì)詭:怪異,奇特。

④ 黮暗(dǎn àn):暗昧不明的樣子。

⑤ 正:糾正,評判。

⑥ 彼:指上文說的“大圣”。

⑦ 和之以天倪:順應(yīng)事物的自然而然,不加主觀意念去分辨。天倪:自然的分際。

⑧ 是不是:肯定不對的。然不然:把不是這樣的看成是這樣的。

⑨ 辯:通辨,分別,辨別。

⑩ 化聲:大道變成言論。相待:相對立。

   因:任。曼衍:成玄英疏,曼衍,猶變化也。不拘常規(guī)。

   振:暢。竟:通境。

【譯文】

“夢中開懷暢飲,醒了之后或許遇到禍?zhǔn)露纯蘖魈椋粔糁袀目奁娜?,早晨醒來卻又去狩獵取樂。當(dāng)他正在夢中,卻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睡夢中在做夢,醒了之后才知道是在做夢。只有特別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是一場大夢,而愚昧無知的人,自以為很清醒,表現(xiàn)出明察秋毫的樣子,自以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君主啊,什么臣子啊,真是太淺陋了!我看孔丘和你都在做夢,我說你們在做夢,我也是在做夢。這些話,可以稱之為怪異的言論,也許經(jīng)過萬世之后,會遇到一位大圣人,了悟了這個道理,那也是朝夕相遇一樣的平常?!?/p>

“即使我與你進(jìn)行辯論,你勝了我,我沒有勝你,你肯定對,我肯定就錯了嗎?假如我勝了你,你沒有勝我,我肯定就對,你肯定就錯了嗎?是我們兩個人有一方是對的,有一方是錯的呢?還是我們雙方都對,或者都錯呢?我與你都不知道,別人本來就暗昧不明。我們請誰來評判是非呢?假使請觀點和你的觀點相同的人來評判,他既然和你的觀點相同了,又怎樣能評判呢?假使請觀點和我的觀點相同的人來評判,他既然和我的觀點相同了,又怎么能評判呢?假使請觀點和你我觀點都不同的人來評判,他既然與我和你的觀點都不同,又怎么能評判呢?假使請觀點和你我都相同的人來評判,他既然與我和你的觀點都相同,又怎么能評判呢?那么,我和你及其他別人都不能評定誰是誰非了,還等待誰來評判是非呢?”

“什么叫做用自然的天平來調(diào)和一切是非呢?”

長梧子說:“萬事萬物的都有‘是’就有‘不是’,有‘然’就有‘不然’?!恰绻娴氖恰恰?,那么,‘是’不同于‘不是’也就不須分辨了?!弧媸恰弧敲淳秃汀蝗弧辛藚^(qū)別,這樣也就不要辯論了。那些變化的聲音是相待而成的,因為不能相互評判,所以就像沒有對立一樣,混同于自然之分,順應(yīng)著無窮的變化,從而享盡天年。安適于生死歲月,忘掉是非仁義,就能暢游于無窮的境域,這樣也就把自己寄托于不能窮盡的境域了?!?/p>

【品評】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莊子借虛擬人物之口,告訴世人別去無謂地分別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的問題,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是非問題,都是人自己造出來的。人們相互辯論,不管誰勝誰負(fù),都不代表誰是誰非的問題。盡管這是一種相對主義觀點,否定了真理的客觀存在,但卻指出了主體認(rèn)識的局限性,以及依據(jù)這種局限性去判斷真理必然出現(xiàn)的局限性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