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jié)果一跳下去就出不來了。
因為那個掩體比他們高出幾個頭,根本看不到外面,一時間也爬不出來。
19路軍省事了,只要記得從腰里摸出手榴彈往掩體里扔就OK。
如是者三,掩體竟成了日軍的墳?zāi)埂?
故事非常精彩,而且富有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幽默,但我要很殺風景地說一句,它的真實性其實很值得推敲。
至少在我所能接觸到的史料中,從沒有看到過有此記載。即使是在蔡廷鍇本人對一·二八會戰(zhàn)的回憶里,也未對此提到過只言片語。倒是金庸的老鄉(xiāng)張樂平先生在《三毛從軍記》中給過三毛這樣的機會:三毛和他所在的部隊就是這么耍弄日本兵的??赡钱吘故菓蛘f。
當然并不是說類似的事情一定沒有。就我所知,后來馬本齋帶領(lǐng)回民支隊開展平原游擊戰(zhàn)時,確實用過這一招。不過那可不是挖的掩體,而是為了破壞日軍交通挖的坑,你還別說,上他當、倒他霉的鬼子還真不是一個兩個。
話說到這里,咱們就先不要拿他們的生理缺陷(如果個矮也算的話)來開玩笑了,單說江灣戰(zhàn)場。
很遺憾,用不著把掩體挖那么深,日軍就已經(jīng)陷在里面叫苦不迭了。
植田的沮喪自不待言。
枉費我多吃了這么多年的鹽,竟然跟著下元這個笨蛋走了夜路,真是失策啊。
他開始另外想招。
為什么不從第5軍防守的左翼防區(qū)著手呢?
那里地勢平坦,一馬平川,顯然更有利于機械化作戰(zhàn)。
恍然大悟后的植田認為自己的“中央突破理論”沒錯,錯在這個“中央”選錯了。
它不是右邊的江灣,而應(yīng)該是左邊的廟行。
浴血麥家宅
2月22日,具有決戰(zhàn)性質(zhì)的廟行大戰(zhàn)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