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jié):透資(24)

高位出局:透資 作者:丁力


其實,用不著拉,聶大躍和胡婭沁本來就很近。生產(chǎn)隊公房的大房間與小房間之間雖然有一道墻,但這道墻是象征性的。是半截墻。下面隔開,上面是相通的,憑聶大躍的“功夫”,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翻過去。當然,聶大躍是絕對不會這么做的,甚至連想都沒有這么想過。盡管如此,這道墻仍然沒有將他們徹底隔開,至少聲音沒有隔開,兩邊的一切響動對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因此,每天晚上胡婭沁起來小便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盡量不要弄出響聲,但這顯然比較困難,因為胡婭沁當時使用的是搪瓷痰盂,在小便的時候,即便能保證不發(fā)出液體與液體相互撞擊的聲音,也可避免地要發(fā)出液體與固體撞擊的響聲,所以,胡婭沁小便發(fā)出的響聲總是要躍過半截墻從傳到聶大躍耳朵里面去的。因此,如果單純從聲音上判斷,他們有一種同居一室的親近。

不僅“同居一室”,而且兩個人在一個鍋里面吃飯,“家務(wù)分工”也很像夫妻,與黃梅戲《天仙配》上描寫的“你擔水來我澆園”基本一致。況且他們倆人成天出雙入對,就是回城也兩個人一起,所以,當時生產(chǎn)隊有很多傳說。傳說他們表面上是睡兩個房間,其實早就暗中在一起了。社員們這樣說當然是解悶用的,并不打算真為他們說的話負法律責任。事實上,那時候聶大躍和胡婭沁根本就沒有這么做,他們甚至連戀愛都沒談。那時候人單純,都很要求上進,很自律,在那種把談戀愛看成是資產(chǎn)階級行為大背景下,他們是不會輕易邁出這一步的。當然,這里面有個時間問題,如果時間長了,說不定他們就真就談上戀愛了,但他們剛下去不久,就開始刮起了“回城風”,根本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滋生愛情。

“回城風”把聶大躍和胡婭沁一起吹進了縣農(nóng)機廠。農(nóng)機廠是集體性質(zhì),比不上稀土礦,但除了小化肥廠之外,在當時的岳洲縣也屬于大廠,能進到里面當工人也算是他們造化,比在農(nóng)村當知青好多了。

倆人既然到了一個廠,關(guān)系自然有點進步。這時候發(fā)生了兩件事情,一是進了農(nóng)機廠之后,胡婭沁的身體突然一下子發(fā)開了不少,加上長期相處看慣了的緣故,胡婭沁在聶大躍眼里是個女人了。二是胡婭沁送給聶大躍一雙勞保皮鞋,是只有礦上的職工才發(fā)的那種翻毛勞保皮鞋。這種勞保皮鞋外面是買不到的,在當時的城關(guān)鎮(zhèn),穿這種皮鞋是受人尊敬的。

顯然是這雙勞保皮鞋太具有象征意義了,令聶大躍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必須自己先開口的責任。這時候,連聶大躍的母親都問:“這么好的鞋子是誰給你的?”聶大躍實話實說。母親雖然還沒有見過胡婭沁的面,但是就憑這雙勞保皮鞋,就能夠斷定胡婭沁是個好姑娘,不僅現(xiàn)在是好姑娘,而且將來還一定是一個好兒媳婦。于是,母親張羅著讓聶大躍把胡婭沁帶回來吃飯。等到飯吃完了,關(guān)系也就基本上挑明了。

那時候交通不如現(xiàn)在方便,胡婭沁大約一個月才能回礦上一次,于是聶大躍的母親就經(jīng)常讓兒子帶胡婭沁到家里來吃飯。理由是農(nóng)機廠食堂伙食太差,你們現(xiàn)在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加強營養(yǎng)。

逢周末,母親還極力挽留胡婭沁住在家里,好在那時候人不嬌氣,胡婭沁與聶小雨合睡一小床也湊合。剛開始胡婭沁還不是太愿意,再晚了也要聶大躍送她回農(nóng)機廠宿舍,常常是星期六晚上送過去,星期天早上又接回來,最后弄得胡婭沁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只好留宿。

本來聶大躍和胡婭沁的關(guān)系是在健康發(fā)展的,但是由于突然發(fā)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差一點將他們的因緣斷送。

那時候突然刮起了頂職風,就是國營單位的正式職工,不管是干部還是工人,只要提前退休,就可以由其子女中的一個頂職進去。這個風當時刮得非常兇,居然從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刮到小小的岳洲縣。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時間,很多本來年齡還沒有到退休界限的父母,為了能使自己的子女進國營單位,紛紛提前退休。這股風對聶大躍影響不大,因為聶大躍的母親在街道小廠糊火柴盒,父親在搬運公司搞裝卸,父母的單位都不如聶大躍的農(nóng)機廠,白給都不進,根本就不存在頂職的問題,至于他的妹妹聶小雨,那時候剛剛上小學,還早著呢,想頂也不夠年齡。但是,這件事情很快還是影響到了聶大躍,因為胡婭沁的母親準備讓她頂職。因為這時候國家對知識分子很重視,礦上承諾,即使她母親提前退休,礦上也還是返聘她,返聘工資加退休工資并不低于原工資,等于是白給她女兒胡婭沁一個進礦上的名額,白給能不要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