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走向一些理財誤區(qū)。這些誤區(qū)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六個方面。
1.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沒錢無須理財事實上,工薪家庭更需要理財,與有錢人相比,他們面臨著更大的教育、養(yǎng)老、醫(yī)療、購房等方面的壓力。他們更需要靠理財來增長財富。
2.理財了就不用買保險了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qū)。保險主要起到保障作用,沒有保險的理財規(guī)劃就是無本之木。
3.投資操作強調(diào) 短、平、快 ,而事實上并非短線頻繁操作賺錢就多4.盲目跟風,沖動購買喜歡在最熱門的時候進入,但是要知道,此時往往是最高價的時候,并不劃算,要貨比三家,理性投資、獨立思考才是上策。
5.喜歡把資金過度集中或過分分散,孤注一擲這樣做往往會把自己陷于不利之地,前者讓你無法分散風險,后者讓你投資追蹤困難,無法提高效率。
6.敢輸不敢贏比如說股票,一漲了就賣,越跌越不舍得賣。這也是錯誤的。一般說來,用于理財?shù)目赏顿Y品種主要包括金融類投資品種和非金融類投資品種兩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儲蓄、證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托。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房地產(chǎn)、實業(yè)投資、拍賣、典當、收藏等。
針對很多人在金融危機下的盲目與膽怯,專家將人生分為理財五階段。
單身階段:這一階段大約有3~5年時間,從參加工作到結(jié)婚,收入低卻花銷大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的理財重點不在于獲利而在于積累經(jīng)驗。理財專家建議除去生活費的結(jié)余進行規(guī)劃,其中60%用于風險大、長期回報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匯、期貨等金融品種;30%作為定期儲蓄,買債券或者債券型基金等安全投資;剩下的作為活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家庭形成階段:這一階段有1~5年時間。這時組成家庭結(jié)婚生子是人生重大的事情,經(jīng)濟收入趨于穩(wěn)定,重點在于合理安排家庭建設(shè)支出。專家建議在這階段把50%結(jié)余收入購買股票或成長型基金;35%買債券、保險;15%活期儲蓄。
子女教育階段:這一階段有20年時間,孩子的教育、生活費用猛增。專家建議從股票和保險中分出一部分用于存款或購買國債,用于教育費用。
家庭成熟階段:這一階段大概有15年時間。子女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已經(jīng)工作、本人也到了退休年齡,是人生、收入的高峰期。這時非常有利于積累財富,可以把重點放在擴大投資上。專家建議,可以用50%的資金購買股票或股票類基金,40%定期儲蓄、債券及保險,10%用于家庭緊急備用。臨近退休時應適當減少風險投資的比例,偏重養(yǎng)老、健康、重大疾病險,制定合適的養(yǎng)老計劃。
退休階段:這一階段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往往都較為保守,理財也是以身體健康為先,財富第二,以穩(wěn)健安全保值為目的。專家建議老年人可用10%的資金購買股票,把50%的資金用于定期儲蓄、債券;40%的資金活期儲蓄或者直接轉(zhuǎn)給下一代。
總之在一個家庭中,就算沒有把理財規(guī)劃得這般清楚,至少也應該堅持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chǎn)的合理比重等于80減去年齡的得數(shù)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chǎn)50%,50歲時則占3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