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當幸福來敲門》
文/羅博學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形形色色的成功學著作試圖給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心靈包裝,而內容大多如出一轍,且頗有說教之嫌,因為“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對于一個成長背景復雜,又遭遇諸多艱難困苦的人,成功的動力來自何方?不幸與幸運之間,又隱藏著多少辛酸和糾結的往事?顯然,這不是普通的成功學著作能夠解答的,除非能夠找到跨越困苦,最終走向成功的個案,并以此視為我們共同的良師益友。
成功的股票經(jīng)紀人,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的自傳《當幸福來敲門》,即可以看作“信心超越苦難,奮力贏得輝煌”的典型。自傳的特點在于其內容和敘事的絕對真實,不摻雜絲毫杜撰,因而比一般的心理勵志類著作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我們在主人公的追憶和生命經(jīng)驗中,經(jīng)歷內心微妙的變革,也被他的淚水和歡笑,奮斗和努力,深深感動。在克里斯的經(jīng)歷中,他毫不遮掩的敘述著夢想的幻滅和崛起,希望的破碎與建立;他的童年充滿血淚,他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仿佛他的出生即是一次磨難:被生父遺棄,又遭遇繼父帶給他難言的心理傷害?;蛟S,正是基于并不幸福的童年,克里斯的內心卻異常明朗,對外部世界始終充滿好奇。生命中的任何困境,事實上都蘊含著某種祝福,克里斯在缺乏幸福的童年獲得的祝福,也許是從母親那里培養(yǎng)的適應逆境、勇于挑戰(zhàn)、永不放棄的能力。這種精神支撐著克里斯,日后面臨更巨大的困苦和挑戰(zhàn)時,始終懷揣夢想,有夢想的人并不輕易言敗。仿佛在內心深處,始終回響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奮力向前”“我只要想做什么,我就能做得到?!?/p>
此時,我們可以理解成年后的克里斯,在異常艱難時,作為單身父親,和襁褓中的兒子無家可歸,是什么支撐著他將僅有的財產(chǎn)背在背上,一手提著尿布,一手推著嬰兒車,流浪街頭,甚至寄宿于地鐵站洗手間,也不言放棄?我們也可以理解克里斯經(jīng)歷人生的重重阻礙,最終憑借過人的智慧和勤奮的努力,成為成功的股票經(jīng)紀人。
對于強者來說,任何困苦都可以轉換為信心和能量的增強劑。
在克里斯的自傳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關于信心,關于愛的主題,這同時滋養(yǎng)著歷代人類在困境面前始終不懈攀登,如圣經(jīng)所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毙判?、盼望、博愛,支撐著每一個個體和民族,不曾幻滅的夢想與未來。
克里斯在困苦中賺取了雙贏的財富:克里斯既是精神上的貴族——沒有父愛的童年,奠定并增強了克里斯日后對兒子的愛,愛支撐著他奮斗的信念,讓他的目光變得深邃而透徹,他不再受到“種族歧視”的壓迫和傷害,他在愛中順利的完成跨越;他也是物質上的貴族。精神貴族往往超越并凌駕于物質貴族之上,一旦當我們擁有了超越的信心,那么將沒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子,將沒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p>
克里斯的自傳,也可以看作曾為弱勢群體的他,憑借自身的毅力和智慧,突破艱難險阻,最終取得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史??死锼沟膭?chuàng)業(yè)資本,也許僅僅是兩個簡單卻異常豐富的字眼:“信心”。信心充滿夢想,衍生責任,責任催生奮斗,奮斗帶來流淚之后的歡笑。
無論是張海迪《輪椅上的夢》,海倫·凱勒的《給我三天光明》,還是克里斯·加德納的《當幸福來敲門》,始終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就是如此現(xiàn)實,人生即是一場戰(zhàn)役。當幸福尚未靠近時,厄運仿佛始終揮之不去;當幸福來敲門時,鼓起勇氣,因為:黑夜已深,白晝將近,光明已在門外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