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煤炭資源的既得利益者(2)

最牛投資客 作者:周德文


山西省內(nèi)有很多像黃益銚這樣的溫州煤老板。一位姓何的溫州老板,原本是在溫州經(jīng)營服裝生意的。2003年下半年,同鄉(xiāng)告訴他說,去山西投資煤炭利潤更大,于是他放棄了已經(jīng)做了十幾年的服裝生意,投資2000萬元,跟朋友一起買了一座小煤礦。收益果然很快就有了,到2005年的時候,他已經(jīng)收回了投資成本,剩下的事,就是等著賺錢了。他說:“溫州投資煤炭的老鄉(xiāng),賺錢都快賺瘋了,大家都說這是難得一見的開心投資項目。”

對于煤炭投資的高額利潤,一些溫州煤老板毫不隱晦:“不瞞你說,當時我承包的這個煤礦即將枯竭,我根本沒有投資多少錢,不到兩年就賺回了所有的錢——你問我為什么投資一個即將枯竭的煤礦?只要我還能開采一兩年,我就不會賠,因為你根本不了解這里面的利潤。山西的煤炭300多元一噸,而每噸煤的開采成本基本都在30元左右,可以凈賺兩三百。我這個小煤礦,即使一天只產(chǎn)煤300噸,我一天也有6萬多元的利潤?!?

在煤礦投資最輝煌的時候,說溫州煤老板整天都在忙著數(shù)錢,這話一點也不夸張。很多時候,煤炭還沒有開采出來,客戶的錢就已經(jīng)先打到賬戶上了。這么好的生意,誰能經(jīng)得住誘惑呢?

煤炭投資有這么高的利潤,使越來越多的溫州人慕名前來。截止到2006年,大大小小的溫州煤老板不下2000人,在山西的任何一個產(chǎn)煤地帶,都有溫州煤老板的蹤跡。山西市場,幾乎已經(jīng)成了溫商的天下,路上駛過去一輛高級轎車,轎車的主人,幾乎可以肯定就是溫州煤老板。

然而,有巨額利潤的地方,往往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對煤老板來說,最受影響的莫過于發(fā)生礦難。2003年,中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shù)占礦難死亡人數(shù)的80%左右。隨著山西煤炭事業(yè)的蒸蒸日上,這個數(shù)據(jù)還在逐漸上升。于是從2008年開始,山西開始著手整頓小煤礦,對于那些安全設(shè)施不夠的小煤礦,采取強制性的關(guān)閉措施。

這其實就是一個信號,意味著溫州煤老板再也不可能像2006年時那樣肆無忌憚地賺錢了。盡管如此,很多溫州老板并沒有想過撤資,畢竟這里面的利潤太大了,畢竟煤炭就像糧食一樣,是國家工業(yè)發(fā)展必不可缺的能源。再說了,他們當初承包礦井的時候,都與山西政府簽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合同,不可能就這么輕易撒手。

因此,對于山西政府整頓煤礦這件事,他們也只是采取加大投資的措施,讓自己的煤礦更安全一些,更有發(fā)展空間。即使如此,山西省仍在出臺各種整頓煤礦的政策,地方政府每年都在發(fā)放文件,要求各煤礦提高安全水平、提高煤礦產(chǎn)能。每發(fā)放一次文件,這些小煤礦就要停產(chǎn)一段日子,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重新進行安全整頓。另外,每發(fā)生一起礦難事件,所有的煤礦都要停產(chǎn)接受一次檢查。

停產(chǎn)的日子,也就是高投入無回報的日子,復工的期限遙遙未知。溫商已經(jīng)面臨著極大的投資風險,但他們?nèi)匀辉谀椭宰訄猿种?,只要可以繼續(xù)生產(chǎn)了,就馬上以極大的熱情重新投入到煤礦生產(chǎn)中去。

但2009年不可避免地來了,隨著《關(guān)于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所涉及資源權(quán)價處置辦法》的出臺,溫商不得不淚灑山西,揮揮手告別煤炭這個肥沃的金錢王國。有的溫州煤老板不甘心就這么離去,硬撐到最后一刻,與當?shù)卣勁小⒔簧?,直到山西各地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他們才拿著微薄的損失補償費,離開這個傷心地,離開他們投注了大量心血的小煤礦。

人們只驚嘆于溫州人的有錢、溫州資本的雄厚,卻很少像溫州人這樣樂意頂著巨大風險做生意。對溫州人來說,“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險半生為萬貫”。在強烈的賺錢欲望面前,一切風險都是值得的。俗話雖然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人們卻不愿意聽它的下半句“一分冒險,一分成就”。正因敢于頂著風險做生意,溫州資本才有了今天的壯大,才有了今天的聲勢。

在山西煤炭上的這一次投資失敗,雖然讓很多溫商“欲哭無淚”,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從此就膽小得不敢做生意了。只要有利可圖,只要看到高額利潤,相信將賺錢當做“信仰”的溫州人,依舊會義無反顧地沖上去,爭咬最大的那一塊蛋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