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塑造流水別墅:大肆宣揚好做推銷(13)

流水別墅傳 作者:(美)富蘭克林·托克


流水別墅的地址在1930年代并不存在,這個特點對它很要緊。沒什么人有閑錢跑去參觀,因此一個實際可靠的地址就幾乎沒什么必要。聽起來如同牧歌田園一般的“熊奔”這個名字兆示一個永恒的、遙不可及的地方,就像是美國的香格里拉(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Horizon]中的天堂,這個從1930年代開始啟用的名字也指美國總統(tǒng)的戴維營)。眾人皆知這個建筑的地點很特殊,它從此用上了“熊奔”這個更配襯荒鄉(xiāng)僻壤的地名:倒的確是個貨真價實的烏托邦啊。

現(xiàn)在來看新的名號。要想把考夫曼別墅裝點成烏托邦,就必須得有一個非常富于魔力而又通用的名字,聽上去得像是一個咒語,而不會提醒人們想起那個出錢蓋了它的商人?!傲魉畡e墅”的名字給這座別墅染上了烏托邦色彩和普適性,似乎它不再屬于考夫曼家族,而是屬于全人類。新的名字還讓這座別墅超脫了地理特性甚至是時代特性,讓它聽著好像是永恒的,會傳之永久。但是流水別墅這個名字出現(xiàn)得比較晚,而且也有點含糊。埃德加·塔費爾相信是賴特把這個名字寫在了最早的一張平面圖上,但他的意見沒有找到另一個旁證,而且如今也找不到這么一張圖紙。確實有一張早期的圖紙上注有“流水”字樣,可是字跡非常小而且淺,顯然是后來由檔案保管人寫上去的。這座別墅從1935年、1936年直到1937年間,一直都只用了它主人的姓氏。

比爾·赫德里奇聲稱是自己用那張著名的照片為它命了名,他說這張照片才讓人們第一次把這座別墅和“流水”想到一起去了。這倒是有可能的,如果考慮到賴特是在1937年11月第一次寫下了這個名字(用在他為《建筑論壇》寫的文稿中),而這正好是赫德里奇拍攝那張照片的時節(jié)。這個名字首次登場是在《論壇》特刊上,而且這一點事實是躲不過去的,因為雜志上介紹考夫曼別墅的文章開篇第一句就恰好只用了一個詞:“流水”。

賴特是從何想出這個名字的呢?把英文的“瀑布”(waterfall)一詞倒置過來變成“流水”,恰巧流露出了他的文字游戲喜好,類似于他為赫伯特·約翰遜的別墅起的名字“展翅”。賴特或許是見過西賓州高速公路上常見的警示落石的標牌,因而下意識地想到了這個名字,不然許是想起了熊奔溪東南方向的一個西弗吉尼亞小村“落水”標注在地圖上的名號。再不然,賴特就是因為他受過太深重的折磨才忘不掉這個名字。我們知道,最早與這座別墅有關(guān)的用到這個詞匯的文件記錄來自于莫里斯·諾爾斯事務(wù)所在1935年提交的備忘錄,它預言說這座建筑由于“瀑布流水”的作用會自己垮掉。那個可怕的想法是不是在賴特的潛意識里扎下了根,只等著這座別墅準備好要勝利揭幕的時候才冒出來呢?

我們還可以在這個弗洛伊德式的解釋之外再加上一個榮格式的解釋?!傲魉畡e墅”這個名字可能還滿足了賴特某種更深刻的心理需求。他對他最著名的創(chuàng)作很奇怪地緘口寡言,但他顯然對這座拯救了他的事業(yè)的建筑有一種深刻的認同。我相信它不僅反映出了他的自我想象,而且還直接反映出了他的名字。流水別墅的英文音節(jié)縮寫準確地吻合了他本人名字的縮寫,都是F-L-W。1

由于“流水別墅”這個綽號搶了考夫曼家本來的風頭,他們自己家人就從來不用這個名字。這很諷刺,因為夢想著提高社會地位的莉蓮和考夫曼照理特別應該給自己的產(chǎn)業(yè)起上這么一個高貴名字的。美國傳統(tǒng)的住宅都總是有個奇特的名字:維農(nóng)山莊、蒙蒂塞洛、圣西米恩、比爾特摩、林德赫斯特、匹克費爾——甚至還有貓王的“優(yōu)雅園”。在大不列顛聯(lián)合王國,柏克氏貴族系譜接到的申請還比不上為換用產(chǎn)業(yè)名稱而取消一個街道地址的申請那么繁多。有個學生專門研究過這類名稱,據(jù)他的說法,把動名詞和名詞組合成“流—水”(FallingWater,還有附近梅隆家的“滾—石”[RollingRock])是極端自命不凡的構(gòu)詞命名法。有人瞎編說,某個暴發(fā)戶租客非常喜歡這種命名公式,于是竟會把他租來的產(chǎn)業(yè)改名叫做“放—屁”(BreakingWind)。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