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市場知識看做外部世界,這相當于羅漢拳的招式。交易思維稱為內在世界,這相當于羅漢拳的內功。如果一個人打羅漢拳,只有招式沒有內功,是打不死人的。真正的投資高手必須內外皆修。招式容易解決,內功修煉卻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因此,注重投資心態(tài)、交易思維、投資哲學的修養(yǎng),同時配合系統的風險管理,最終定能如魚得水。
思維具有邏輯性,是指思維總是按照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規(guī)則來進行。有一個經典小品《邏輯》——
一個男孩深深地愛上了一個女孩,因為怕被拒絕,一直不敢表白。一天,他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于是對女孩說:“你好,我在這張字條上寫了一句關于你的話,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是事實,請你送我一張你的照片好嗎?”女孩想:無論他寫什么,只要自己都說不是事實,這樣不就可以了嗎?于是,女孩欣然答應了男孩的請求。男孩把字條遞給女孩。女孩胸有成竹地打開字條。但是,她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拒絕男孩的方法,只好無奈地把自己的照片送到男孩的手中。因為字條上寫的是:你不會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給我。
邏輯性思維在炒股中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是什么”(解釋市場)、“可能會怎樣”(推測),與“接下來怎么辦”(操作)。辯證性思維在炒股中主要解決“為什么是這樣”(原因),以及股市成功的辯證標準等。
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看,投資人的心理思維活動主要存在于兩個意識層面之中,一為潛意識層面,一為意識思維層面。藝術型投資家的投資決策,主要形成于潛意識層面之中,而科學型投資家的投資決策主要形成于意識思維層面之中。投資交易的正確決策方式可劃分為兩大類型:一類為藝術型;另一類為科學型。歷來著名的投資家和交易家,都可劃屬于上述類型之一。而蕓蕓投資大眾,則既不屬于科學型投資,也不是藝術型投資,而是情緒型投資。
技法應匹配性格
不同的個性特征,適合于不同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幾乎天天在“學習”,今天學了這種炒法,明天又去學那種炒法。新鮮歸新鮮,自己操作套路老在變,一年下來也無法進行真正的總結,因為沒有形成適用于自己的技法。這是股票操作大忌,其實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都可以獲利。
1. 有耐心的做法
在筆者的朋友中,最有耐心的是一位業(yè)余老股民甲,他有自己的工作。原先也喜歡每天沖進沖出,對別人說,做股票不要看周K線和月K線,認為那樣做太沉悶了。突然有一天,這個甲股民喜歡琢磨起月K線來了。從2005年6月6日的998點起來后,忽然茅塞頓開,看清了月線從下面起來了,于是買入一只同樣是月K線低位金叉的個股,持有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一直到月K線到了高位,才放掉那只股票,獲利兩倍多,資金賬戶從20多萬元一下增長到了50多萬元。后來,他逢人就說,做股票要看月K線,還不斷告訴別人,做股票不能每天做快槍手,買進后應該多放段時間。
短線做法
而另一位年輕朋友乙正好和甲相反,特別喜歡做短線,每天都要買進賣出。他特別用功,每晚忙到十一二點,每星期把所有的股票都認真地過一遍,然后挑出認為有潛力的股票,把它們放入自選股里,每天盯著,看到有機會了就買入,漲不動了就賣出。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泡在股市里,不停地來回搗騰。他的收益同樣也不錯,估計贏利也在兩倍以上。
大波段做法
而筆者自己,既沒有老甲的耐心,也沒有小乙的勤奮。于是,采用了和他們兩個都不同的方法,只做大波段,以周K線為主,參考短線的60分鐘和日K線,同時也參考月K線。在周K線指標低的時候買進,然后持有一段時間,到周線高位時就多關注,等周K線剛開始回落,就賣出股票,等待下一次的機會。雖然這樣操作經常會買不到最低點,也賣不到最高點,但在牛市[ 1 牛市: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于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稱為牛市。]1中堅持下來,也有不菲的收益。
彼此三個人雖各有各的操作方法,但都取得了不錯的業(yè)績,主要是因為都采取了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一個人的性格及其操作理念,決定了他的操作策略,做股票并沒有統一的最佳操作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現在你該明白了,股評家電視里所說的策略對于你并非合適,因為他與你的性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