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叫做知覺對比

成功中的心理學 作者:李恒


在心理學上,知覺對比是一個很有趣的心理現(xiàn)象,有人也稱為對比效應。

例如,把顏色相近的兩束花放在你的面前,可能并沒有什么感覺,但是如果把顏色相對的兩種花放在一起,就能馬上給你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鮮艷的顏色更鮮艷,模糊的顏色就顯得更模糊。

很多人在上學時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一向?qū)ψ约簢栏褚蟮睦蠋煟厴I(yè)離別時話語突然變得柔和體貼,令自己終身難忘。在工作中我們也會經(jīng)常遇到這種現(xiàn)象,月底績效考核時,如果跟在績效非常突出的員工后面遞交報告,雖然這個月的成績并不差,但也很可能被經(jīng)理評為“比較差”。同樣的工作成績,如果你把報告混在一堆新人報告里,可能出乎意料地被評為“較好”。

在一些高校為應屆大學生做求職講座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都問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去一些公司的時候,準備得很充分,表現(xiàn)得也很好,為什么有些面試官顯得無動于衷呢?

對此,我的解釋是:很可能在你前面進去的那位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在面試官強烈的知覺對比心理下,使得優(yōu)秀的你顯得黯然無光。

當我們?nèi)ベI東西時,通常習慣“貨比三家”,然后選擇相對物美價廉的那一家購買;相貌平平的一個女子,站在美女面前黯然失色,如果她面前正好走過一位相貌平平的女人,對比之下,她就會立即顯得光彩照人。

這一切,都是知覺對比心理的結(jié)果。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當人們面臨不同選擇,必須作出決策的時候,通常不是像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說的那樣去判斷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會無意識地去根據(jù)一些比較容易對比的線索來判斷。也就是說,人們經(jīng)常會不自覺地陷入“知覺對比”陷阱。

例如,我們有時常常根據(jù)冰淇淋到底滿不滿這個容易對比的標準來決定要不要買這一支冰淇淋。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導致我們?yōu)橐粋€并不十分值得的東西付出了更多的錢。

我們要清楚的是,知覺對比只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事物本身的特征事實上并沒有改變,是我們主動地進行對比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